今年7月,臺灣自由行將在北京、上海進行首批試點。如果試點順利能成功推廣,大陸游客將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往臺灣觀光。3月17日,本報記者乘坐飛機從深圳出發,飛往祖國的寶島臺灣,先為您一探究竟。
第一站 高雄
看一流的生意經
天氣預報說有雨,但高雄給了我們一個晴天,中午下了飛機就感受到不錯的陽光。
此次臺灣之行的第一個參觀地點是COSTCO(好市多)超市。這是到臺灣很值得一看的一個地方,因為“管理出效益”的經營理念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頗受大陸考察者青睞。超市裝修十分簡單,地板還是水泥的,但這家超市一年的營業額能達到20億元人民幣。COSTCO在全球有近600家門店,高雄這家的利潤量排在第四名。
這家店面的創立者是東莞臺商大麥客的執行長李春材,在臺灣被稱為“零售教父”。這是他為COSTCO張羅的第一家臺灣門店,目前全臺灣的COSTCO門店數量已經達到6家,都在全球COSTCO店面中效益位列前十。
夢時代
暢玩巨大摩天輪
離開COSTCO,我們又參觀了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這里與東莞的華南MALL有相似之處,但規模更大,總樓板面積達121萬平方米。
夢時代的規劃理念是“CITY IN THE CITY”(城中城),在里面你可以解決所有生活問題,其主體功能是購物,有數千家品牌門店集中于此。
對游客來說,夢時代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空中娛樂城。娛樂城位于購物中心樓頂,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大型游戲機、旋轉木馬、小火車、空中自行車……各色娛樂項目數量繁多,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摩天輪。這是臺灣最高的一個摩天輪,最高處為103米,可以慢悠悠地盡賞高雄城市美景。
在夢時代的樓頂可以望到高雄的地標——85大樓,外形有些像埃菲爾鐵塔,共85層。這是臺灣高樓命名的可愛之處,有多少層,就用層數做大廈名。夜宿于此,俯瞰高雄夜景,因高樓不多,故而層次感不強,但這家酒店的品質,自然是無可挑剔了。
漁人碼頭
墮入“冰窟”吃臺灣水果
高雄港的入口叫“漁人碼頭”。海岸旁邊停著許多小小的漁船。小漁船前面停著一艘潔白的私家游艇,這是港口運營方專門安排來帶我們游覽的。
高雄港由一個長條形半島和本島海岸平行對夾成一個“一”字形,一個來回有20公里左右。兩岸是各種碼頭和船舶,遠處則是煙水籠罩的高雄市貌。在海風中憑欄,任衣發飄飛。風里沒有一絲腥氣,海水也湛藍湛藍的,看不到一點垃圾。
游完港口,臺灣物流教父蘇隆德先生把我們領到頂級冷鏈物流供應商好好物流的倉儲基地,參觀這里的冷庫。
進了第一道門,立刻感覺寒氣逼人,不由瑟縮。工作人員送來了羽絨服讓我們穿上,再進第二道門。跨進大門便知道了什么叫“如墮冰窟”,零下23℃!半分鐘之內便感覺全身發抖,耳朵開始僵硬,大家紛紛把帽子戴上。再過了半分鐘,明顯感覺到腿上已經有刺骨的感覺,大家縮成一團,牙關打顫。
隨便打開一個紙箱,里面都是蘋果,鮮嫩而清脆,冷鏈物流專家陳永賢說,這是三個月前入庫的了,品相和口感一點沒變。
陳永賢說,目前臺灣方面正在積極爭取實現把綠色通道開到虎門港,配套臺灣的冷鏈物流技術,東莞人將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臺灣水果。
第二站嘉義
阿里山
清爽宜人的避暑勝地
告別高雄燦爛的陽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之后,我們來到嘉義市。細雨在我們進城的同時飄下,似有迎接之意。幸而次晨雨就停了,大巴這才安心地開向海拔2200多米的阿里山風景區。
阿里山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之一,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說法。
由于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阿里山也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據導游介紹,阿里山海拔800米以下的區域屬于熱帶氣候,因此盛產檳榔,山道兩旁盡是又高又直的檳榔樹,形似棕櫚,故而海島風情濃郁。
而海拔800米到1800米之間,則是亞熱帶,處處是竹林和茶園。
1800米以上的區域,屬于溫帶,車外寒意陡增,而山景之美也于斯為最,阿里山景區就位于這一層。
坐著小火車看櫻花
還沒到景區大門,就看見了滿目春意。此時夾道的花兒已然盛放,無論白色紅色,均是冷艷萬分。
要看阿里山日出,必須在凌晨3時左右起床,搭乘小火車出發。火車站和月臺都是完全用木材搭成,幾株燦爛的櫻花把車站小小的廣場變成了一景。小火車開得很慢,其間穿過一段成片吉野櫻花夾道處,冷蕊拂窗,落英繽紛,恍如身入桃花源。火車與櫻花結合,成了阿里山代表性的景致。
行走之間,山上霧氣升騰彌漫,美妙而奇特,很快四周便被水霧籠罩。突然眼前一亮,水霧中出現一大片櫻花林,恰似仙女駕霧而來。
遠近的花枝,都在水霧中隱約,更顯嫵媚。在一塊平坦的開闊地,有一株60余年樹齡的櫻花,開得最為絢麗濃密,臺灣朋友說,這就是阿里山“櫻王”。
看2300多歲的神木
到達水霧中的櫻花林之前,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林間小路。林子里只有兩種樹,檜木和柏木,都是形如插箭,高可參天。每走上幾十步,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樹樁,大得驚人。
最后走到“樹靈碑”附近,才看到了活著的巨樹。這棵巨樹被稱為“阿里山神木”,周長達23米,直徑6米有余。這是一株檜樹,已經活了2300多年。
“樹靈碑”的故事與神怪有關。據說巨樹有靈,在被大肆砍伐之后,伐木工人多有罹患怪病而死亡者,有一段時間大家都不敢再去砍樹。后來便想出了為大樹立碑的辦法,而且每次砍樹前都要設壇祭祀樹神。
離神木不遠處有一株千年檜樹,單獨出現必能令人瞠目結舌,但和神木一起,便失色多了。
山中美景盡收眼底
在阿里山賓館二樓午餐,導游便神秘兮兮地招呼我們上三樓。走上原木的樓梯,迎面便是一個大廳,8張單人沙發圍成一個長方形。
大廳后一條走廊通向外面的陽臺,走廊兩側都是客房,這些客房都不簡單,門邊的木牌上寫著一串串曾經入住過的貴賓的大名。
走到露臺上,眼前豁然一亮,阿里山遠景盡收眼底。對面綿延的峭壁、兩旁起伏的青山、山間彌漫著的霧氣、透過重霧的陽光、道路兩旁的花木……一片明媚的春景撲面呈現。
露臺上種著菊花、薰衣草等植物,還擺著幾張木躺椅,靜坐于此地觀景,實為人生最美享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