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旅游資源大區新疆正逐漸走出烏魯木齊“7·5”事件帶來的陰影,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宣布,去年新疆旅游業創歷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時期,新疆將建設一批國家級、世界級旅游精品品牌,把新疆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全國有68種實體旅游資源,擁有其中56種的新疆歷來是海內外游客眼中充滿新奇感和神秘感的旅游天堂。
25日至26日,新疆旅游發展史上首次舉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重新定位、重新謀劃新疆旅游業發展問題”。
張春賢介紹說,2010年,新疆接待國內游客突破3000萬人次,入境游客突破1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300億,均創歷史最高水平,這一成績是在烏魯木齊“7·5”事件使新疆旅游業遭受重創,加之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年初穩定形勢嚴峻,各方面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取得,來之不易。
他認為,新疆旅游業當前呈現出大發展的良好態勢,表明了新疆安全穩定、社會和諧的新局面,大大提升了新疆的形象和影響力,進一步鼓舞和提振了新疆各族人民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信心和決心。
在眾多旅游業界人士看來,此次會議“具有里程碑意義”,除了旅游系統外,不僅張春賢等自治區領導前來參加,新疆各廳局、各地州主要領導均悉數參加,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也蒞臨會場。
去年5月,邵琪偉來新疆調研旅游業時,在新疆著名景點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看到,沒有一輛旅游巴士,沒有一場文藝演出,有來自中亞的商戶因為經營不下去準備卷鋪蓋走人,此次再來則是另一番景象。
25日傍晚時分,記者在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看到,偌大的市場前、后、側門周邊擺滿了數十臺旅游大巴、中巴車,已到下班時間,成群結隊的游客仍然流連忘返,帶隊導游招呼團員的聲音此起彼伏。
來自澳大利亞的華僑周海倫告訴記者,此次沿古絲綢之路游覽了西北五省區,最后一站新疆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盡管旅途勞頓,令人欣慰的是這里自然質樸的美景風光沒有讓她失望。
商戶停車場的車輛滿滿當當,“生意好了很多,誰也不想按時下班。”經營民族手工藝品的巴拉提一邊給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拂去塵土,一邊與記者交談。他說,就在一年前,這里門庭冷落,市場里不到下班時間就早早響起關拉卷簾門的聲音。
“有人曾預測 7·5 事件給新疆旅游業的打擊需要3至5年才能恢復,結果讓人出乎意外。”邵琪偉說,當前,新疆的人氣旺了,往來的投資者、商人多了,旅游業環境有了根本改善。
去年5月,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各部委及19個省市展開新一輪援疆工作。同時,新疆對旅游業安排專項扶助資金,并對新疆境內旅行社等旅游企業實行減免稅收等優惠扶持政策。
當得知今年5月起,新疆將進一步調減旅游企業營業稅部分征收范圍,再次為企業減負,新疆旅游業納稅大戶新疆鐵道國際旅行社董事長齊同方感到“非常激動”,他說,政府對旅游產業如此重視,我們感覺到新疆旅游業發展的春天真正到來了。
旅游業在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戰略中將發揮特殊重要作用,新疆著名景區喀納斯所在地布爾津縣縣委書記高志敏對此深有感觸,這幾年來,喀納斯國家5A級景區的開發建設,成功解決了景區內牧民的就業和脫貧致富問題,帶動了經濟發展,2010年,布爾津縣旅游業收入相當于全縣GDP的43%,甩掉了長期以來“自治區級貧困縣”的帽子。
“下一步,我們引來了英、德、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一流企業對縣城旅游業進一步包裝和營銷,準備把這個邊境縣城打造成 中國的達沃斯 。”高志敏滿懷雄心壯志地說。
日益完善的旅游硬件建設讓這樣的雄心壯志有了實現可能,到2015年,新疆將基本實現連接14個地州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的公路高速化,鐵路網絡將實現環繞塔里木和準噶爾兩大盆地、沿天山南北、多條出疆通道相互交織的現代化鐵路運輸網,機場將達到21個。
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新疆計劃實現接待境內外游客8000余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帶動200萬人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