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鄂渝長江三峽區域旅游合作2011年輪值主席會議在宜昌召開,就兩省市聯手開展區域旅游合作問題,省旅游局局長張達華稱:“鄂渝聯手,三峽旅游進入1+1>2的時代”。
據張達華介紹,2009年前,重慶和宜昌利用臨近三峽的地理優勢,分別舉辦過多屆長江三峽旅游節,但未能形成一體化,這條黃金旅游帶效果沒能最大化。2010年,兩省市就共同進行區域旅游市場的宣傳、促銷、監管等達成共識,并于同年4月聯手在重慶舉辦首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
來自省旅游局的數據,去年以來,湖北的三峽片旅游進入高速發展期,增加的50多個旅游景區中,民間投資占80%以上;去年全省增加的3個5A級景區中,三峽人家和神農溪名列其中;游客總數比上年增加27%。因為三峽旅游人數的拉動,來鄂旅游人數去年激增,進入全國前十名。
近年來,隨著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及鄂渝間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或即將建成,顛覆了“乘船看三峽”傳統,陸路游三峽成為新玩法。去年,陸路游客大幅增加,與水路游客人數幾乎相當。張達華稱,武漢至重慶間預計今年10月開行鐵路動車,屆時,陸路游三峽者將超過水路。
另據了解,作為鄂渝間聯手打造三峽旅游品牌的措施之一,兩地正在商討推行三峽諸景區門票一卡通事宜,如果可行,“一票游遍三峽”將在兩年內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