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從哪個角度,意大利錫耶納都是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類型:城市規模不大卻擁有悠久的歷史,人文氣息濃郁,迷人多姿的建筑、美食,讓人迷失的街巷,步行就可以逛遍全城。
巴黎、倫敦、羅馬、巴塞羅那、柏林,大城市縱然誘惑更多,但一想到那密集的人流還有復雜的交通系統,就有一種無力感,想輕松都難。這些大城市,說白了,很難有一種歸屬感。
說到錫耶納的吸引力,這座城市位于托斯卡那,還是世界遺產城市,列舉了這么多好處,毫無疑問,錫耶納就是俺的那盤菜!
既然是在托斯卡那,以自然見長的地方,那就應該住在郊區。我住在一家莊園里,附近是連綿起伏的田野和葡萄園,還有橄欖樹林。清晨特意起了個大早,陽光照在大地上,腦海里很自然地就浮現出那部電影的名字:《托斯卡那艷陽下》。
錫耶納是一座建于公元前的城市,在托斯卡那地區名氣比不上佛羅倫薩,這兩座城市是長久以來的死對頭,由此也能看出錫耶納的厲害之處吧。
錫耶納古城內有三座小山,而田園廣場是城市的中心,它位于三座小山的交匯點以及三條大道的交叉點,這構成了“Y”字形的城市布局。
在歐洲見了那么多的城市廣場,乍一看到田園廣場,還是驚艷到了——完美的貝殼形狀,高地起伏的地面,還有周圍環繞的多彩建筑,這個廣場,太獨特啦。從高處俯瞰,廣場呈巨大的扇形,共由九個部分組成,分別代表錫耶納政府的九個成員。每年夏天的7月2日和8月16日,著名的賽馬節就在廣場上舉行,那時的廣場人口密度讓人驚嘆。
在歐洲見了那么多的城市廣場,乍一看到田園廣場,還是驚艷到了——完美的貝殼形狀,高地起伏的地面,還有周圍環繞的多彩建筑,這個廣場,太獨特啦。從高處俯瞰,廣場呈巨大的扇形,共由九個部分組成,分別代表錫耶納政府的九個成員。每年夏天的7月2日和8月16日,著名的賽馬節就在廣場上舉行,那時的廣場人口密度讓人驚嘆。
錫耶納的城市建筑也值得一筆:密集并且具有高度的建筑統一性。淡紅色調子的磚塊和與周圍暗藍灰色的丘陵相協調。除了羅馬風格和文藝復興風格的因素以外,意大利哥特式風格占重要地位,它受到了十字軍東征時期東方的影響并且以狹窄的拱廊的形式表現出來。大部分建于13世紀的數量眾多的哥特式噴泉增添了錫耶納的華麗與協調。
錫耶納的大教堂建在三座小山中的一個,位于古城最高處,表面鑲嵌著黑白相間的大理石,就叫它斑馬風格的教堂吧,呵呵。
在古城的一家餐館吃午飯,點了寬面,好吃的不得了!應該是我在意大利吃過最好的通心粉:櫻桃番茄和蘆筍的味道都充分融入到面條之中,當時我一直在做激烈的思想斗爭:要不要再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