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前,林芝之于拉薩,還如同北宋時期的海南之于開封,都是令人聞之喪膽的流放地。那時山長水遠,瘴癘橫行,林芝是傳說中的蒙昧與蠻荒之地,但如今,林芝的名氣不遜色于拉薩,成為中國盛名的旅游勝地之一。
“旅游給林芝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林芝的旅游業僅開始于2007年。”近日,林芝地區旅游局局長王軍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講述了林芝旅游業發展的機遇與困境,他透露林芝正在研究開發墨脫景區,明年將正式接待游客。
熱點:西藏小江南
初入林芝,突然有種異樣的感覺——在拉薩,山絕大多數都是黃土蓋頂。就算是青山,山上也僅僅覆蓋著薄薄一層草,很少有樹。但是距離林芝越近,山越綠。到林芝境內,青山綿綿,山上林木種類繁多,江水幽蘭時湍時緩,云纏山腰……高原風光更勝蘇杭。“我們林芝號稱西藏小江南。”林芝地區旅游局局長王軍談起林芝的風光,很是自豪,說起林芝的旅游業,王軍局長更是口若懸河。
林芝地區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東鄰昌都,西接山南,北靠拉薩,南壤印度、緬甸。平均海拔3100米。面積11.7萬平方公里,人口19.5萬人。
“我們的面積相當于一個福建省,但人口只有一個鎮。”林芝地區旅游局長王軍介紹,地廣人稀是林芝地區的一個特點。而且這里的“地”也很有特點,“林芝的平均海拔是西藏地區最低的,植被也是最豐富的,含氧量也是最大。”因為有這些特點,林芝下一步將被打造成入藏旅行的適應平臺。“到這里來,因為海拔低,含氧量大,高原反應小一些。有的游客一到高海拔地區就會頭暈惡心,如果在這里適應了,再上高海拔,就會舒服些。”
王軍介紹,目前,林芝地區有163家賓館飯店,一共有1.8萬張床位,還有127個家庭旅游,全年接待能力290萬人次以上。2009年,林芝接待游客110萬,旅游創收8個億。2010年,林芝地區接待游客152萬,旅游創收11.1億元。
難點:人員運力有限
雖然林芝有先天的美景,但是其發展起步慢,難點也多。
“我們這里是林區,地廣人稀。現在參與旅游業的本土居民有7800人,加上間接參與旅游業的人員有25000人。目前一線旅游服務人員還缺乏500多人。導游和服務員都不夠。”王軍介紹,為了補充服務人員,旅游局每年組織兩次培訓,一年培訓50到100個導游,培訓一線服務員500到800人。但是一到旺季,服務人員還是不夠。“黑導游,黑旅館這個時候容易轉空子,而我們的執法隊只有三個人。還要負責營救,處理突發事件。有的時候,這些執法隊員常常半夜或者凌晨才能回來休息。”
除了服務人員,運力也是一個問題。王軍說,林芝是1986年成立的一個地區。從1988年,林芝開始修路。目前有四條公路網進入林芝地區。2007年,林芝機場建成,林芝的旅游業迎來春天。“剛開始只有每周三班,現在旺季每天四班,淡季每天三班。應該說發展很迅速了。但是運力依然不足。現在飛機票還是一票難求。”王軍透露,由于游客還在增加,林芝地區正在要求航空公司增加航班。
發展:旅游新線墨脫縣城
在增加服務人員和運力的同時,開發新的旅游點也是擺在林芝地區旅游局的案頭重要工作之一。“墨脫是全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今年要通車,這也是旅游的一個契機。”王軍局長說,他徒步進過三次墨脫,那里的原始民風和原始森林的自然風光令他難忘。
墨脫,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面積3.4萬平凡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環境最好,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區。“墨脫的藏語意思是‘神秘的蓮花’,這里植物種類繁多、植被結構復雜,在4000米的水平距離內,從高山寒帶植物到熱帶植物幾乎都能生長。這里的門巴、珞巴等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方式,創造了綺麗多彩的珞瑜文化。”在介紹墨脫景區時,王軍很興奮地描述他三次進入墨脫縣的感受。“100多公里有100多個瀑布,大量的熱帶植物生長,一座山上面是雪山頂,到山底就是熱帶氣候和植被,文物古跡眾多,有仁欽崩寺,門巴吊腳樓,人文和自然景觀都很奇妙。”
但是,進入墨脫的路泥石流嚴重,服務業發展滯后。“冬天修路,一到夏天,路就被沖毀了。需要重新修。在沒路以前,經常半年封山。徒步旅行需要穿過原始森林。我走過螞蝗溝的時候,帶了十雙襪子和三雙鞋。結果走過去,十雙襪子全都被血染透了。”王軍局長介紹,墨脫的旅游服務業發展也處在很落后的階段,“現在進入墨脫的游客每天最少要走29公里。因為一個旅店到另一個旅店最近的距離是29公里。旅店里只有大通鋪,大家在門口生火,把衣服烤干,才能保證第二天繼續走。洗澡的問題基本上就靠瀑布解決了……所以,目前墨脫還不能大量接待游客,只有一些徒步的旅游者單獨進入墨脫縣。”
王軍說,林芝旅游局已經制定好墨脫景區開發實施方案。2012年正式接待游客,全年限制接待8000人次,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將接待游客3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