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泉水普查隊進駐平陰縣,標志著濟南市史上最大規模泉水普查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展開。泉水普查啟動近1個月時間,已在全市范圍內普查泉水615處,完成全部工作的75%,發現新泉水95處。
據濟南市名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潘大波介紹,本次泉水普查于6月25日啟動。由市城市綠化園林局牽頭的普查隊,目前已完成615處泉水普查工作。其中,95處泉水未在《濟南名泉名錄》中登記。此次泉水普查,名泉普查隊按照行政區劃進行。普查工作已在歷下、市中、天橋、槐蔭、歷城、長清、章丘、平陰等8個縣(市)區全面展開。
較以往相比,此次泉水普查有3個新特點。首先,普查范圍最為廣泛,輻射濟南市行政區劃全部范圍。除普查《濟南名泉名錄》中存在的573處泉水以外,普查隊還通過深入摸底調查,尋訪新泉,摸清泉水“家底”。其次,最先進技術手段應用與普查。引用GPS定位儀器,對泉水進行三維定位,保證測量數據經緯度誤差不超1厘米,高度誤差僅為2厘米。最后,深度挖掘泉水文化。普查隊員通過訪問當地百姓,求教民間泉水愛好者,研讀泉水周邊碑刻古跡等方式,收集與泉水有關的典故、傳說和文化古跡等資料。
本次普查工作,計劃于8月初完成。市城市園林綠化局有關負責人稱,勘察工作完成后,普查隊將對所獲泉水數據和資料進行整理,并建立泉水電子檔案,最終形成全國首個泉水地理信息數據庫,為我市泉水整體開發規劃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