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旅游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重要產業,特別是醫療資源豐富,但國內人口規模較小的國家,希望吸引國外的患者前來看病,順便帶動本地旅游業的發展,馬來西亞就是典型的例子。近日,受馬來西亞衛生部邀請,中國一批衛生官員和醫療專家對該國的醫療旅游產業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先后訪問了吉隆坡HSC醫療中心、馬六甲仁愛醫院、檳榔嶼檳安醫院等數家醫療機構。
去年38萬外國人赴大馬就醫
2009 年12月,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正式成立了馬來西亞醫療旅游理事會(MHTC)來發展及促進該國醫療保健旅游行業,以及將馬來西亞定位為本區域首選的醫療保健目的地。該理事會與馬來西亞旅游部、馬來西亞外貿發展部(MATRADE)以及馬來西亞私人醫院協會(APHM)共同合作推廣醫療旅游服務。2010年總共有38萬的醫療游客到馬來西亞,多數是進行心臟外科手術、骨科手術、整形手術、牙科手術、試管嬰兒和健康檢查等。
2011年8月8日,在歡迎考察團的晚宴上,馬來西亞醫療旅游理事會首席執行官黃麗蓮博士介紹說,馬來西亞的旅游業以其多元文化的優勢,在全球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很多中國人來馬來西亞是為了旅游,但是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馬來西亞也是一個醫療保健旅游的好地方。”
醫療服務高端但費用低端
黃麗蓮博士進一步介紹,馬來西亞擁有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生和專家大多擁有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和美國承認的研究生學歷,還擁有包括普通話、粵語在內的多種語言能力。
馬來西亞的醫院擁有大量的先進醫療設備。很多大型醫院都配備醫院信息系統,在預約、登記、咨詢、病歷保存、藥品處方和配藥、診斷檢測的順序、存儲圖像和發行票據方面都實現了自動化。記者獲悉,該國的旅游勝地檳榔嶼州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但島上的幾家醫院竟然總共擁有6臺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設備。
而且,馬來西亞的醫療服務有著良好的監管。該國政府的《私人醫療設備和服務法(1998)》監管私人醫院的服務質量,并要求所有醫院必須獲得牌照,醫院設施符合標準,醫生獲得馬來西亞醫務委員會注冊資格,確保患者獲得最高質量的服務以及人身安全。
黃麗蓮博士最后介紹,馬來西亞醫療保健服務的費用是根據政府的標準,而且在國際上具有匯率優勢。《患者無國界》(2007)一書比較了馬來西亞與印度、泰國和新加坡的醫療費用,指出在馬來西亞進行心臟搭橋手術的費用約為9000美元,而在印度約需10000美元,在泰國約需11000美元,在新加坡約需18850美元。實際上,很多新加坡居民的確寧愿到馬來西亞的馬六甲等地的醫院就醫以節省開支。
馬來西亞醫藥旅游理事會簡介
馬來西亞醫藥旅游理事會(MHTC)是于2009年由馬來西亞內閣批準成立,附屬馬來西亞衛生部(MOH)。MHTC也是所有醫療保健旅游相關事宜的焦點或‘一站式中心’,方便醫療保健旅游開發與推廣的政策及方案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