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七點多,幾位客人很專注喝著茶,時不時還發出啜啜聲,這是16日記者在武夷山度假區欽品茶業公司見到的一幕。公司主人余澤欽說,“這批客人大老遠來,已是第3次來,茶博會后的這段時間我實在太忙,還就晚上有點時間接待他們,茶博會就像是‘加速器’,讓我的欽品茶名氣大增,生意也旺了。”
上個月茶博會剛落幕,眼下,這樣的喝茶場景在武夷山度假區是常見之景,實為喝茶,其實不然。來自國內乃至國外的茶商、茶人仍樂此不疲在武夷山“淘金”,為求好茶、代理好茶的居多,武夷山迎來“后茶博”時代。大型茶企受益自不必說,武夷山眾多的小型茶企乃至延伸服務的行業也跟著“火”了,不僅撬動了茶產業市場,茶博會已日漸成為武夷山產業聯動的一大平臺。據悉,第五屆茶博會刷新歷史,現場交易額達50多億。
“一位長沙參展商在茶博園欽品展區現場一次性就購茶8000元,這一舉動原本并不稀奇。可意外的是,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這位長沙茶商就已候在門外,因對他有印象,就親自把他帶到了展位。后詢問得知,他回去認真品了欽品茶后,評價極高,準備投入數百萬元欽品茶的長沙市場,即刻要求我提供可行性報告并盛情邀請我到長沙考察。”這樣一件突如其來的小插曲,讓首次辦展的余澤欽很是驚訝。
“當下,賣茶方式真是推陳出新了。”一位北京開茶莊的胡老板這樣感慨。他是茶博會完了以后就呆在武夷山度假、休閑,更重要的是為求好茶,為他的茶莊添彩。其中,被武夷山壺潤茶業展位上“官網上線儀式”的火爆場面折服。
根據他多年的營銷經驗,他很認可這個公司敢于創新的做法,這個公司有膽識。壺潤茶業今年剛成立兩個月,茶博會1100多個展位中僅此一家,它借助茶博會契機,特別籌劃‘官網上線儀式’,將‘三網合一營銷新模式’這一新的市場運作理念對外展示,即加盟連鎖門店網絡、電子商務網站、直銷平臺三者相合,三網互動。這種茶葉新營銷模式,逐漸成為潮流,也越來越受到更多茶業經銷商和消費者追捧。
壺潤茶業總經理唐震夷介紹,這位茶人可謂茶癡,前兩天又來,他在喝了我的水仙后,慕名尋來我公司求茶,對這茶獨特的蘭花香很是喜愛,他還表示,不論什么價,他都要求我把這款茶賣給他。
本屆欽品和壺潤茶業出品的大紅袍和武夷水仙都榮膺本屆茶博會指定茶,上萬袋接待茶進駐各類酒店客房和大小論壇會場,企業抓住時機,配套上喝接待茶領貴賓券就能參與現場抽獎互動的方式。一個看似小小的創新,反響可不小。欽品和壺潤的展位換來的都是爆棚,許多茶人、茶專家、知名人士、社會團體贊不絕口。
當然,茶博會后,武夷山土特產品代表嵐谷熏鵝出現熱賣。15日記者來到一家十五年熏鵝老店,店前一群外地客人正圍在窗前等候。“老板能快點嗎?我趕火車呢!”“老板錢先給你……”老板娘徐春蘭笑呵呵,“這段時間我總感覺游客特別多,人手不夠啊。早上7點鐘開門就有游客從度假區專程來城里買這熏鵝,一買就買好幾只,真空包裝機一天都不停運轉,特別忙……”
武夷山山茶花青年旅舍老板小豬介紹,今年的茶博會后的一段時間吸引的游客更多,蘭湯的幾家特色旅社也出現“一床難求”。今年蘭湯幾家特色旅社配套茶博會舉辦了“水滴民謠音樂節”,效果非常好,很多游客都臨時延長了在武夷山的旅程,讓游人對武夷山流連忘返。小豬和他的朋友都覺得,武夷山很適合不定期舉辦這種民俗情調的音樂節等時尚活動,既提升了武夷山雙世遺檔次,又凸顯了旅游特色,更重要的是讓游客愛上武夷山。
另據該武夷山下梅旅游公司講解員彭袁生介紹,游客驅車專程來這里了解武夷山茶文化歷史,都是奔著“晉商萬里茶路起點”來,都對武夷山茶悠久的歷史淵源很感興趣,而在平時很少有游客了解這塊,有也只是古民居繞下就走的。
由于受今年成功舉辦茶博會的影響與輻射,初步統計,上個月武夷山旅游人數同期比增8個百分點,這就讓原本這個時期遜色的武夷山旅游活絡不少。
中國社科院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堯認為,“消費者活躍,參展商說好,連續舉辦五屆,就是成功的茶博會,武夷山發力茶博會助經濟騰飛收效突顯,打造“全國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品牌盛會指日可待。”
茶博會,已不僅僅是其本身,這三個字在武夷山人看來,含金量很大,涵蓋的面更廣,將茶旅這兩種元素很好融合,在武夷山這座雙遺產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