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麗的人間仙境-鏡泊湖,被譽為“北方的西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北部邊陲,她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關注的目光。葉劍英元帥曾給予“高山平湖,風光勝江南”的贊譽。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南面,景區總面積1214平方公里,容水量約16億立方米。其歷經五次火山爆發,由熔巖阻塞河流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沿湖兩岸有“外八景”等眾多天然景點,流傳著許多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并有許多古代文化遺址與現代革命史故址。鏡泊湖以天然無飾的自然之美而著稱,以氣勢雄渾的吊水樓瀑布、奇麗壯觀的地下森林、盛衰疑迷的渤海古國遺址為主要景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鏡泊湖旅游區雖然曾擁有國內頂級的旅游資源,現有的旅游產品和接待設施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發展空間受到很大限制。當前,中國旅游已不僅僅只是早期旅游觀光、短期商務旅游等簡單概念,它已經成為了社會經濟活動、人們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鏡泊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在2008年積極謀劃與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進行戰略開發合作,立足“先規劃后開發,不規劃不開發,高起點、大創意、大手筆做好總體開發”的規劃要求,于2008年8月委托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規劃設計院對鏡泊湖景區進行總體開發策劃。
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規劃院組織精干力量成立項目組,《鏡泊湖旅游區總體開發策劃》項目于2008年9月啟動,在策劃過程中,首先面臨著鏡泊湖作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區的自然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矛盾。面對這一矛盾,《策劃》項目組以“遵循上位規劃,生態保護優先”為開發原則,秉持風景區可持續發展理念,認真研究《鏡泊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1-2020)》中相關內容,落實土地利用規劃和資源保護規劃情況,結合景區發展現狀以生態化、低容量、高檔次的旅游項目開發為手段,將風景區舊的消極保護模式變為未來通過生態旅游開發實現積極保護和自我更新的模式。
另外,針對景區經營管理方式落后、旅游產品單一,旅游收益較差等一系列問題, 《策劃》 項目組經過大量調研、反復醞釀、多次論證、細致修改,積極研究國內外同類案例多方汲取景區開發經驗,通過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打造來調動鏡泊湖旅游市場人氣。《鏡泊湖旅游區總體開發策劃》內容自始至終秉持了達沃斯巔峰智慧規劃、科學創新的設計理念,先進市場化運作,充分利用鏡泊湖優質資源以及優惠開發政策,將鏡泊湖打造成國際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提升鏡泊湖旅游綜合效益。本著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質資源為依托、市場需求為導向、綜合效益為中心的原則,以及打造國際知名休閑度假品牌的發展理念,提出了鏡泊湖在規劃期內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戰略。
《策劃》負責人提出,未來景區將構建“大鏡泊湖”國際生態旅游度假目的地:首先,“大鏡泊湖”定位于以國際最新旅游開發理念為指導,以休閑度假、綜合觀光、文化體驗為基礎,以地質科普、生態探險、旅游地產為補充,建設最具國際品質的湖泊型旅游目的地;其次,“大鏡泊湖”定位于以資源和環境保護為前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鏡泊湖優質自然資源、渤海國歷史文化以及牡丹江本地民俗文化資源,建設融生態化、個性化和時尚化為一體的生態型休閑度假區。《策劃》明確了鏡泊湖景區“一帶貫聯,多彩五區”的空間結構,創新提出打造南北兩處全新的景前區,以大交通吸引大市場,落地大產業,實現鏡泊湖戰略發展大格局。此外,《策劃》還提出了重點發展的三大產品組團:“鏡泊勝境、雪域溫泉、尚品生活”,并對其中的核心項目給予了深度研究和策劃。
評審會上,與會各位專家和黑龍江省建設廳、牡丹江市有關方面領導對《策劃》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指出,《鏡泊湖旅游區總體開發策劃》是一項高水平的智力成果,本項《策劃》明確了鏡泊湖景區大的發展方向,同時又內容翔實,具有很強的實施性。此項成果對于鏡泊湖今后旅游業發展和“大牡丹江城市群”戰略實施都至關重要。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的旅游產業發展已到了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的關鍵時期,鏡泊湖這樣的優質資源條件和傳統旅游品牌迫切需要進行全新開發和營銷,從而把高品質的旅游資源轉化為高品質的旅游度假產品,打響“冬有三亞灣,夏有鏡泊湖”的市場品牌。同時,在今后開發中必須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放在第一位,嚴格執行風景區總體規劃內容,促進鏡泊湖旅游事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