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高鐵網絡的不斷擴大與完善,互聯網的普及與迅猛發展,旅游市場迎來了新一輪變革——高鐵旅游,坐高鐵去旅游成為便捷、高效、安全的新選擇。日前,由中國鐵道出版社主辦、《旅伴》雜志承辦的首屆高鐵旅游產品推介大會暨高鐵旅游生態圈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由某旅行網站與大會合作開展的網友最喜愛的十大高鐵旅游城市評選結果正式出爐,西安、蘇州、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廣州、長沙、宜昌、鄭州分別獲選。
據了解,該評選活動從3月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3月15日,采集了超過1000個樣本。從評選結果可以看出,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不再占據全面優勢,鄭西高鐵的開通為西安帶來了新的旅游契機,使得西安一舉成為網友最喜愛的高鐵旅游城市,長沙、宜昌、鄭州也因為武廣高鐵、鄭西高鐵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
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1000公里以內的旅游,85%以上的消費者在高鐵和自駕游中選擇高鐵;62%消費者希望乘坐高鐵在進行“一日游”,25%選擇“二日游”;70%消費者希望體驗深度休閑游,20%消費者偏向傳統觀光。高鐵的開通和普及為傳統旅游帶來了新的變化,高鐵沿線許多城市從傳統的客源地轉為目的地,交通的便捷吸引了更多游客下車旅游。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認為,未來五年,高鐵將改變消費與旅游格局,形成1小時同城消費格局、2小時周末休閑圈格局、3小時自駕旅游格局等。
數據顯示,高鐵的開通對航空與酒店市場均產生了一定影響,以京滬高鐵為例,京滬高鐵開通后,京滬航線價格跳水明顯,2010年春運(京滬高鐵開通前)平均票價超過600元,2012年春運(京滬高鐵開通后)平均票價僅408元,而北京至上海的高鐵二等座車票價格為555元。京滬高鐵的開通對于沿線二三線旅游城市的旅游發展也產生了積極影響,以2011年3月1日與2012年3月1日酒店搜索量為例,京滬高鐵沿線曲阜、棗莊、蚌埠等二三線城市酒店搜索量漲幅高達145%至395%。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高鐵與旅游對接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市場化。他認為以市場理念和人性化服務為基礎,主動融入交通和旅游生態圈,是我國鐵路產業變革的戰略導向。戴斌指出,除了票務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與目的地、客源地的規模旅游商合作,以及與在線旅游網站、旅游批發商等建立完善的分銷系統,都是高鐵旅游改革的重點方向。
目前,旅行網站已經提供火車票查詢與預訂服務,其中全面覆蓋了高鐵車站和車次,并且提供智能化篩選搜索。網站高層表示,除了在高鐵火車票服務方面發力,該旅行網目前正在與各高鐵沿線省市旅游局開展合作,充分發揮網站平臺的專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優勢,就高鐵沿線城市旅游形象推廣和旅游產品分銷提供在線解決方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旅游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峰認為以智慧為導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服務將為高鐵旅游帶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