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爾濱旅游局消息,“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動暨第2屆中國·哈爾濱濕地旅游文化節開幕在即,哈爾濱市濕地辦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按照《2012年松花江濕地旅游工作要點》和“迷人的哈爾濱之夏”系列活動確定的工作任務,通力合作,景區建設、環境整治、交通組織等各項工作都在加緊推進中。6月10日,“冰城夏都”將以嶄新面貌、迷人風采迎接中外賓朋。
景區建設十大濕地美景整裝待君來
今年濕地景區主要建設任務是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目前,各景區建設工作已接近尾聲。
——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已完成鹿苑、電瓶車站點及游客接待大廳等服務設施建設。截至6月1日,開幕式露天酒會草坪鋪植已結束,5200平方米草坪全面翻新,達到露天酒會的使用標準;園內所有垃圾、石塊、荒草等已清理完畢,工作人員已對裸露土地進行植物補植;景區已于5月1日開園迎客。
——呼蘭河口濕地公園大門基礎已澆筑完成,正在進行裝修;公園景觀大道(香蒲大道) 已植樹1500棵,正在鋪設石頭路面;日月廣場、星星島上餐飲服務木板房已建設完成,正在進行室內裝修;2000米長木板棧道已鋪設完成,正在做安柱、接電、裝飾等;景區自用碼頭已經建成,游船已購入,河道疏浚正在進行。6月10日,呼蘭區濕地節暨迷人的哈爾濱之夏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將在此舉辦。
——道外區濱江濕地景區共啟動了望鳥臺、漁家灣、大禹池等18處景觀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其中民主鄉可接納200人入住的濕地賓館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5000米仿古建筑龍形長廊、十里龍亭正在建設之中,勝利采摘園、江河灣水上公園等特色旅游項目已具雛形。巨源鎮在大金水寨內已建設了長達3000余米的環形棧道、17頂大金帳篷以及觀景木屋、衛生間等設施,七星島已具備接待能力,體現金代特色的“水韻軍風”大型實景演出正在緊張排練,6月10日將與游客見面。濱江濕地景區已于5月6日開園。
——道外區白魚泡濕地公園整理完成2萬平方米野生荷花池,建設完成水上游樂區和陸上娛樂區。新設水上餐廳、燒烤區、篝火廣場、荷花棧道等設施。濕地溫泉項目已鉆到1800米,預計十余天后,鉆到2200米深處將打出溫泉。景區已于4月18日開園。
——松北區太陽島風景區已定制1艘16客位高端商務游船,并對原有9條游船進行噴漆修繕。金水河上的濕地景觀棧道正在建設之中,這條棧道是哈爾濱市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6000余米,由六座景觀亭、七組景觀坐凳和濕地人行棧道等部分組成,是全國最長的鋼結構濕地棧道系統,目前主體框架的焊接工作基本完成。濕地節開幕式、俄羅斯風情園濕地主題演出、濕地越野挑戰賽等活動正在籌備中。
——香坊區伏爾加莊園已完成對米尼阿久爾餐廳、凡塔吉婭俱樂部的內部改造,新建了200米長水畔餐廳,將于6月10日對外營業;正在建設的我市最大俄式西餐廳,模仿環繞莫斯科的12個古城鎮,可容納幾百位客人同時進餐,預計8月正式營業。正在裝修、裝飾的巴甫洛夫城堡預計10月開放;大型演出“伏爾加之夜”正在排練當中,濕地節期間將實景演出。
——道里區群力城市濕地公園5月3日開始人工注水。
——道里區太平鎮太安村濕地生態園區投資400余萬元購進兩條游船,目前已完成裝修和調試,6月10日投入運行;景觀碼頭已建設完成(古運糧河入口處);正在建設溫室大棚、拓展水面,供游人采摘、垂釣;接待中心建設項目正在審批當中。
——道里區新農鎮結合現代都市農業,著力打造具有滿族風情的江畔村落——道里區新江農業生態園;2萬平方米的觀光旅游碼頭正在建設中,預計7月末投入使用;占地14萬平方米的江畔莊園,已建成標準棚室100棟,品魚區現已開門納客,采摘區于7月初投入使用;占地4萬平方米的觀光之家,已建成度假休閑別墅31棟,正在進行房屋簡易裝修,預計8月末可投入使用,屆時可接待游客500人。
——陽明灘生態修復區內正全面清除因施工造成的硬化地面、建筑和生活垃圾,已補種植被超過10萬平方米,在生態修復區鋪蓋30厘米的腐殖層,種植草類、柳條通等耐水性植物,形成綠化植被,恢復灘島濕地地形和原生態風貌。6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
環境整治一江兩岸濃妝淡抹分外妖嬈
一江兩岸亮化工程、城市綠化工程以及景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強力推進中,哈爾濱將愈加光彩照人。
——一江兩岸城市燈飾亮化夜景觀建設項目正在推進中。經市、區相關部門共同努力,道外區段(濱洲鐵路橋至港務局)燈飾設計方案已經形成并初步確定,完成了效果圖、施工圖,正在積極著手定制燈具、招投標準備工作。群力新區段(松花江大橋至陽明灘大橋)已完成工程50%。
——松北區投資2000余萬元完成對沿江高層建筑、太陽島環島路、科技創新城樓體和月亮河斜拉橋至月亮橋段燈飾亮化,對“一湖三島”的燈飾亮化提檔升級;投資400余萬元,沿江補種植物,喬木1100余株,灌木49000余株,修整地形77000立方米;全面整治了區內主要街路、二道江、三道江環境,清理“一湖三島”沿岸及堤頂路環境衛生。
——市城管局及各區縣(市)制定了整治方案,按照“五凈四高三提升”標準,全面整治濕地景區及周邊環境。一是提高作業標準,將“三溝”及松花江城區段沿岸及岸邊10米內水面的清掃保潔作業標準,由原來的常規化管理提高到精細化管理,通過增加保潔人員,加大保潔頻率,提高濕地沿岸環境衛生質量。二是加大管控力度,加強對水域旅游線路周邊各轄區鄉鎮管理區域的環境衛生管控,對影響環境衛生問題及時督辦整改,跟蹤問效,確保周邊衛生環境整潔。三是近日將進入水域開展環境衛生聯合檢查,進一步提高水域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市水務局下發了《松花江沿岸、灘島私建濫建、非法采沙場清理的通知》,近日在市建委、市城管局、市旅游局、道里區、松北區、道外區等單位和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全面開展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行動。重點對陽明灘、金河灣、狗島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全方位、地毯式清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極大地改善了沿江灘島環境。目前環境整治已完成70%。清理施工場地40余萬平方米,在有效開展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同時,還依法嚴厲打擊了侵灘、占灘和其他破壞水生態環境的行為,現已拆除各種違章建筑20余座,制止侵灘行為10余起,有效震懾了非法破壞灘島行為的發生。加強了河道采沙管理和執法監察,開展了24小時不間斷巡查,嚴控江上采沙船只作業區域,規范沙場堆放。目前已扣押違規采沙船只3艘,江上采沙秩序井然,同時通過對采沙船只進行粉飾彩飾、采沙人員統一著裝,形成了江上獨有的采沙景觀線。維修江堤面積3500平方米,清理江邊枯死樹木585棵。
——市規劃局完善道外沿江雕塑、小品等公共藝術設施建設。
——各濕地景區所在區縣加強濕地景區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加快改造、新建通往景區道路,完善服務設施。
交通組織 124塊指路牌方便濕地游覽
目前,城市交通組織服務功能逐漸完善,濕地景區的可及性進一步增強,8條公交線路延伸到濕地景區,124塊景區指路牌樹立在主干街路。
——市濕地辦結合我市濕地景區分布、道路通達、線路安排等情況,多次實地踏查,形成了《關于濕地景區公交連通情況說明》。經與市交通局協商研究、推進落實,在濕地景區周邊開辟、調整、延伸了8條公交線路,方便游客乘公交抵達濕地景區游覽。
——市公安局在中央大街、防洪紀念塔、太陽島、金河灣濕地公園、濱江濕地、白魚泡濕地公園、伏爾加莊園等主要旅游景區安裝完成124塊景區指路牌,6月5日工程全部完成。
——4月25日至5月20日,市交通局會同海事、漁政部門全面啟動沿江碼頭清理整治工作,重點對違規私設、影響沿岸景觀的碼頭、浮動設施和船舶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對冠龍公司九站碼頭和道外維多利亞碼頭影響沿江景觀的6處違規浮動設施進行了強制取締,對九站公園區段長期違規停泊的6艘船舶進行了強制遷移。
——今年計劃新建碼頭3個,目前呼蘭河口碼頭、太安村碼頭已建設完成,太陽島一號門碼頭正在施工中。金河灣、一湖三島、月亮湖、森林公園等碼頭改造正在推進落實中。
濕地線路 8條濕地游航線全部開通
市濕地辦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在現有濕地游線(15條水上游線、10條陸上游線)的基礎上,加強濕地航線的勘察和疏通,今年我市8條濕地旅游航線已全部通航,航線將根據船舶客位、游客量等不同,隨時調整發船頻率。同時,積極籌措、配置船舶運力(主航道船舶50艘7307客位,其中,高檔船舶9艘,共750個客位;中檔船舶9艘,共提供780個客位;各景區近200條船舶)。輪渡公司正在檢修、整飾游船,并注重旅游線路的設計安排,同旅游接待的需求相對接,滿足游客濕地旅游需求。
這8條濕地游航線分別是:九站—大頂子山一日游航線;通江街—老山頭一日游航線;通江街—民主濕地一日游航線;通江街—一湖三島航線;通江街—金河灣濕地游航線;松花江夜游航線;氣墊船游江濱洲橋—公路大橋航線和包船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