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璀璨夜、金蛇送福來。23日晚,西安小雁塔舉辦癸巳年上元燈會,上萬名游客在此迎接傳統(tǒng)元宵節(jié)的到來。此次燈會上,“玉兔”燈占了主流,蛇形卻燈難覓蹤影。
燈火通明,萬千人潮中,身著各色奇特漢服的青年男女無疑是眾人矚目的焦點(diǎn)。他們的裝扮或華麗如宮廷妃子,或飄逸如瀟灑劍客,或古樸如修真道人。更有忠實(shí)的漢服“粉絲”臨風(fēng)出塵,峨冠高髻,十分搶眼。
在古典喜慶的樂聲中,10余名身著風(fēng)格各異漢服的青年男女排著整齊的隊(duì)伍,緩緩走到銅鐘前,撞鐘三下,清脆的“鐺、鐺”聲,表達(dá)對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斗燈、碰燈、提燈夜游、對燈謎,隨著燈會的深入,游人手持造型各異的燈籠,盡情嬉戲。滿眼望去,盡是“玉兔”歡騰跳躍,而貴為今年生肖之主的蛇形燈籠卻難尋蹤跡。有市民不禁恍惚,莫非“穿越”回到了兔年?
經(jīng)營燈籠的商人王敏告訴記者,自古以來,人們將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意味著吉祥和好運(yùn)的降臨,寄寓的是人們祈求神靈保佑,期盼新年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愿望。因?yàn)樯咝螣艋\的制作復(fù)雜,用料多,成本高且造型不受大眾喜愛,在眾多燈籠中,可愛的“玉兔”燈籠最受游客,特別是孩童歡迎,幾乎人手一只。
上元節(jié)又叫元宵節(jié),唐代元宵“燈節(jié)”盛極一時,京都長安沿街搭起彩繪戲棚,掛上精制花燈,宮廷市井、大街小巷、酒肆茶坊,均“張燈結(jié)彩,火樹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