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斯堡堪稱美國歷史的見證者
沿著密西西比河畔一路走去,經常可以看見老橡樹遮蓋的林陰道,深遠悠長,一直通進田園。如果沒有毀于戰火和自然災害,橡木大道的盡頭一定是當年莊園主的豪宅。在路易斯安那州府巴吞魯日城(Baton Rouge)附近的密西西比河畔,矗立著著名的白色莊園諾特威(Nottoway)。白色的3層樓房,正面對著臨近的密西西比河。南方天氣濕熱,5米高的樓層,4米高的大門,使得室內保持著良好的通風。遠離地面的二樓是屋子最重要的部分,會客室、書房和用餐的地方,莊園主的財富和生活方式在這里得到金碧輝煌的展示。百年前,密西西比河水在這里是可以自由泛濫的,洪水會沖毀房屋和農田,也會用一路帶下的泥沙沉積出更肥沃的土地。1929年的洪水過后,政府決定必須人定勝天,用兩道大壩將密西西比河框在其中。站在二樓典型的南方曬臺上,原能放眼屋前的大河上下,現在卻被大壩擋住了視線。
巴吞魯日人的愛吃是有名的,來自新奧爾良河口的烹飪在這一帶更是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諾特威莊園成了一處能體會當年莊園主奢華生活的家庭旅館,坐在底樓的餐館,透過這座國家重點保護建筑的落地窗,一邊用餐,一邊欣賞那些百年老橡樹遒勁滄桑的枝干。
老街上的一幕幕讓你仿佛乘坐時光機來到了過去
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許多地方一樣,巴吞魯日(Baton Rouge)也曾是印第安人的地盤。今天的巴吞魯日已經很難看見印第安文化的痕跡,更多的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混合。我站在南方大學校園里的一處懸崖上,透過樹陰縫隙,密西西比河從遠處滾滾而來,在山腳下急轉后滾滾而去,消失在遠處的巴吞魯日大橋下游。這里是觀看密西西比河最佳的位置之一。從出海口到巴吞魯日的航道很深,大型海輪能直接到達這里的港口。兩側河岸密布著管道縱橫的煉油廠,高高的塔頂上天然氣燃燒的火焰照亮天空。河面上,滿載著貨物的大型駁船來往,到了轉彎處都會放慢速度,小心翼翼才不會因為巨大的慣性沖出航道。南方大學是美國第一所專為黑奴的后代們建立的大學,現在則和美國所有其他學校一樣對所有的種族開放。校園里非常安靜,只在河邊的大樹下見到兩個正在看書的大孩子。
在路易斯安那,克里奧爾(Creole) 是一個很時尚的詞,從最初只是出生在這里的法國殖民者后裔,延伸到現在所有帶有法國血統,尤其是混血兒的統稱。克里奧爾文化里,最有特色的莫過于帶有濃郁法國色彩的路易斯安娜烹飪風格。來巴吞魯日,不品嘗這里的克里奧爾大餐,絕對是一個遺憾。據說巴吞魯日有著全世界人均最高的餐館數目,當地人的愛吃可見一斑。在老城河邊的希爾頓酒店,我見到了這里出生長大,去巴黎接受訓練后又回到家鄉掌勺的大廚邁克·魯普(Michael Loupe)。魯普從冰箱里拿出一段熏肉腸,和剝殼的小龍蝦一起剁碎,加上些當地的蘑菇,在鍋里稍微炒一下后,裹在蛋餅里讓我品嘗。清滑潤口中,透著在別處沒有嘗到過的配料,掛在舌頭上久久不散。這熏肉是當地一對老夫妻的看家絕活,每天只出50斤,絕不多做,不提前預約就無緣品味。
傳統而新鮮的生活在這兒結合得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