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湖漢語譯為“大海一樣的湖”。它位于內蒙古赤峰市貢格爾草原的西南部,面積約2.38萬公頃 ,是內蒙古地區四大名湖之一。
把心引向內蒙漫長的冬季
越野車撒歡似地在泥潭般的道路上左搖右擺,一路上已經遇到了好幾輛面包車、卡車。小雨已經漸漸變成雪花,天地間一片蒼!,F在南方正進入晚秋季節,而內蒙古草原有的時候已經風雪交加。
我們從北京北上500公里,來到赤峰克遼闊的草原,在草原深處,幾萬只大天鵝已經在達里湖中休憩。一想到潔白的大天鵝在湛藍湖水中浮現的身影,路上的風雪與泥濘都不算什么了。
黃昏時分,大雪過去,天竟然放晴。天邊的晚霞燦爛無比,云彩組成金紅色海洋,讓人以為有幸窺見了神池仙境。草原遼闊依舊,遠處略略起伏的大地變成濃重的黑色,幾個風車的剪影高高矗立在緩坡的最高處?吹斤L車,說明達里湖已經不遠了。
到湖邊時天已經全黑,溫度接近零度,達里湖的水面深沉不露鋒芒,在月光下泛著粼光,偶爾從無邊寒夜的深處傳來一聲鳥鳴。賓館每個房間里都掛著大天鵝的照片。明天,我們就能親眼看見那些優雅美麗的精靈了。
觀天鵝的最佳時間是早晨
凌晨5點被鬧鐘叫醒,趁太陽還躺在地平線以下,大家穿上最厚實的衣服出發了。觀看大天鵝的最佳時間就是早晨——它們白天通常游到湖心覓食,晚上到比較避風的岸邊休息。由于達里湖水面寬闊,如想能離它們近些就只能早起。
我們在清晨的寒霧中沿著湖岸前行。可能是因為達里湖的湖水是堿性的緣故吧,水面的顏色如大海一般湛藍,湖岸最近水面的地方是白色的堿灘,外一圈則長滿暗紅色的耐堿的蓬草,再向外才是已經變成黃色的草地。我們邊走邊不時舉起望遠鏡向湖中張望,水中是一些若有若無的影子,由于天色還很暗淡,我們不能斷定那些是什么。由于溫度太低,拿望遠鏡的手很快就被凍得生疼。
風還是很大,再向前走,水中的影子逐漸清晰,雖然還是看不清形狀,但已經能分辨出顏色了!笆翘禊Z!”天鵝體形大如綿羊,羽毛潔白如雪,在野外比較容易分辨。我們顧不得寒冷,加快了腳步。
這一群天鵝有600多只,在一片小水灣中安靜地游弋。其中有不少是“三口之家”——一對成年的天鵝帶著它們的幼崽,兩只成鳥一前一后,孩子在中間。
風中傳來大天鵝洪亮叫聲
世界上天鵝總共有4種: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和黑天鵝,在我國能見到的基本都是大天鵝。
每年春季,去南方溫暖地區越冬的候鳥大批北上,經過長途飛行,疲憊的候鳥聚集在達里湖以及附近的小湖和濕地上停留大約2個多月的時間,修養身體,補充體力,再上路飛往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到10月秋季來臨時,候鳥又從寒冷的北方遷向南方,帶著夏季出生的幼鳥,眾多候鳥再次集結于達里湖一帶。
天鵝是一種候鳥,內蒙古草原上的達里湖是天鵝遷徙途中的一個中轉站,所以這里有“北方天鵝湖”之稱。天鵝在這里集結隊伍,組成上萬只的大群,再飛向目的地。
走得更近了,天鵝似乎有所察覺,父母帶著孩子從容優雅地慢慢向遠離我們的湖岸游去。游在中間的孩子體形已與父母相差不多,但羽毛的顏色略微發暗,不似成年天鵝那么潔白如雪。
在野外觀鳥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能驚擾動物,我們停下來不再向前走。太陽從地平線上緩緩上升,天空、草原都被染上一層暖色,而湖水則更顯深藍。早起的牛群沿著經年踩出來的“牛道”緩緩走向湖邊喝水,而天鵝則拍著翅膀,從水中起飛,向湖中飛去,風中傳來大天鵝洪亮的叫聲。
來達里湖是觀鳥者必修課
天全亮了,休息了一夜的大草原又恢復了盎然的生機。大群的銀鷗吵鬧著飛向湖岸邊的狩獵場,在那里它們看準機會就毫不猶豫地一頭扎入水中捕魚,水面上只露出一對翅膀。胖嘟嘟的褐鷸在沙灘上仔細地翻找覓食,它們身旁長著如模特般長腿的黑翅長腳鷸,則輕盈地在水中逡巡。草原上猛禽正躍躍欲試,而它們的獵物——褐色小巧蒙古百靈時而匆忙地急飛,時而收攏翅膀、炮彈般地斜刺到低空。這里的家畜似乎與野生動物一樣自由,綿羊低著頭,散落在草原上吃草。駱駝則高昂著頭看著遠方。
除了北方地平線附近隱約露出的臺地輪廓外,大草原如水面一般平坦,幾公里外的孑孓獨立的一棵小樹都成為路標。沒有任何障礙,大風在草原自由馳騁。達里湖一側是廣闊無垠、平坦如毯的貢格爾草原,一側是沙丘連綿、樹木疏落的渾善達克沙地。在干旱的內蒙古高原上,如此面積巨大、受人類干擾很小的湖泊成為北方鳥類的樂園。
近幾年來,隨著各地研究者的調查研究,達里諾爾自然保護區總能不斷發現新的鳥類。每年春秋兩季,來達里湖觀看大天鵝、灰鶴、蒼鷺、鷸等各種飛禽、游禽已經成為許多觀鳥愛好者的“必修課”。在自然環境中觀察那些優美的動物時,那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具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