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伐利亞七谷地區有一小鎮叫迪特福特(Dietfurt),擁有二千八百個居民。他們是典型歐洲人的模樣,卻喜歡自稱為“中國人”,每年初都舉行盛大的“中國人嘉年華”,迄今延續七十多年。
據說,小鎮居民之所以自稱“中國人”,是因為相傳在很早以前,迪特福特所在教區的主教,聽說迪特福特人納稅太少,就派稅務官前往催稅。當地人為逃避沉重的稅賦,緊閉城門,不讓稅務官進來。
稅務官將此舉形容為“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一樣,把自己關在城內”。從此,迪特福特人被稱為“中國人”。
另有傳說更為可信,據稱幾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開始與中國人做生意,用當地的白銀、手工藝品等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交往久了,迪特福特居民漸漸喜歡中國以及中國春節等傳統文化,并按照自己的想像開始過起了“中國人嘉年華”。
每年一度的“中國人嘉年華”,該鎮街頭巷尾都懸著成串的紅燈籠,許多人家的窗戶上貼著“!薄ⅰ跋病钡茸址,沿街的房子幾乎都掛著印有龍圖案的彩旗、長幅的錦緞和繪制華人頭像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