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中,印度最美的地方不是泰姬陵,不是烏代布爾,而是錫克教圣地——阿姆利則金廟(Golden Temple)。
曾經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于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
當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池水更被錫克人奉為圣水。
虔誠的錫克教徒畢生一定要來金廟膜拜至少一次,并浸泡長生池,讓圣水洗凈心靈。
金廟圍繞“花蜜池塘”而建,建筑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風格,上有圓形穹頂,四周有圓塔環繞。
金廟上部有一個金頂,以100公斤純黃金鍍成其表。
金頂形狀是一個倒置的蓮花,錫克人向來以關注世界憂患和大眾疾苦為己任,蓮花俯仰向地,恰恰反映了錫克人的這一獨特宗教理念。
霞光映照下,金廟倒影池中,波光粼粼,金碧輝煌。圣壇與信徒,和諧而寧靜。
泛起一葉小舟,駛向朝拜的圣地。夜幕降臨,金色的燈光將金廟與湖水映照得分外華麗。
整座金廟在夜色中顯得突出而耀眼,貴氣十足。
每晚信徒們都要用金轎把圣書從金殿運到隔壁的閣樓,凌晨再用金轎把書抬回給人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