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2007年底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游目的地之后,赴美游客數量增長迅速。2009年,共有49.3萬國人赴美,比上年增長4%。美國旅游協會總裁兼CEO羅杰·道介紹:“今年美國計劃吸引60萬中國游客。而到2013年,我們預期的人數是100萬。”
制約國人赴美旅游的主要瓶頸是簽證速度。目前國內僅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沈陽五個城市的美國使館可以提供簽證服務,而且必須面簽。
中國國家旅游局曾做過統計,平均每個國內游客在美國的消費金額是6000美元,這也是美國極力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原因。然而相比之下,中國吸引國外游客的力度明顯不足。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介紹:“奧運之后國內旅游業經歷了一個下滑的階段。2009年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逆差已經達到了60億美元,我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羅杰·道認為,在旅游方面,中國對世界的教育還有待加強,“很多外國人只知道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幾個大城市,而其他城市幾乎沒有發出聲音。”
而基礎設施的不足也是國內旅游附加值不高的原因。洲際酒店集團已經計劃到今年末,國內酒店總數達到180家,文華酒店集團也有擴張的計劃。但是外資巨頭普遍認為,國內二三線城市本身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因此找到一個達標的城市開展業務很難。“我們也意識到北京上海的酒店服務已經過剩了,其他省市雖有獨特的文化,卻無法滿足客流的需要。下一步我們只好將開酒店的目標轉向廣州、深圳和香港。”文華東方行政總裁倪德祈表示。
不過,羅杰·道認為,中國旅游業的格局會在短時間內變化,未來10年之內,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流吸引國。
國家旅游局已經明確鼓勵國外機構參與中國旅游服務、裝備、教育、管理等領域的投資。邵琪偉表示:“中國旅游業正在進入國家戰略體系,未來將是一個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