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公元830年,成了河南最高行政長官的白居易想的是:怎樣才能弄來一件大棉襖,把洛陽城遮蓋起來,使其免受風寒之苦。
1000多年后,他的故居在被挖掘出來之后,卻被撂荒了15年,慘遭風吹日曬。
是盲目開發,還是政府不作為;是“旅游熱”惹的禍,還是扭曲的歷史和人們開的一個玩笑?
網友發帖
洛陽白居易故里撂荒15年
12月22日,網友“白石山人”在大河網發帖《呼吁:洛陽市人民政府對白居易在洛陽的有關遺址進行保護與開發》,以圖文的形式向網友展示了洛陽安樂鎮獅子橋村白居易故里的現狀。
據記載,白居易在洛陽的故宅在洛城東南履道里(即今日的獅子橋村),他任杭州、蘇州太守時,對江南的建筑藝術情有獨鐘,離任時帶回天竺石、太湖石、西湖白蓮等江南特產,對其洛陽宅園進行精心布置,使他的履道里故宅融南北風格為一體,獨具特色。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
“白石山人”在帖子里稱,在考古挖掘過后,洛陽市相關部門準備修建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并在當地獅子橋村圍地176畝,籌資近百萬元,并做了前期的籌建工作,由于資金有限,中途停建。
在帖子里,“白石山人”詳細描述了白居易故里的破落,“15年前白居易故居紀念館的地基已經打好,而今則被農民種植的葡萄園包圍,令人感慨萬千。2005年,白居易詩歌國際研討會在洛陽召開,國內外專家特意要求參觀白居易故居遺址,然觀其狀者,無不為此感嘆:說這是對白居易的極大污辱!”
事情真的如網友所說嗎?白居易故里真的被撂荒了15年,而且還成了葡萄園嗎?
現場目擊
院子成了魚塘、葡萄園
12月22日下午,在一些當地村民帶領下,記者來到村子東北頭的白居易故里。路上,村民“王哥”介紹,現在的白居易故里約有200畝地大小,已經被分割成南北兩個院,南院和北院也進行了拆分,分別承包給了別人。有種植葡萄的,有養豬的,還有種大棚蔬菜的。
在北邊院子的西南墻角,有一塊“履道里白居易故里”的牌子,落款是“洛陽市郊區人民政府”和“白居易研究會”,日期是1999年4月。
兩院之間的小路上停放著一塊烏龜馱著的無字碑刻,遺憾的是烏龜的頭已經不知去向。王哥解釋說,頭還在南院里頭,是去年砍樹的時候,樹砸在碑刻上,把烏龜頭給砸掉了,挺可惜的。
敲打了許久,南院的女主人才打開了大門,幾條黑狗在主人的吆喝下搖起了尾巴。
院子里兩口魚塘占據了院子一半的面積,旁邊是一個飼養場,幾只雞臥在原地悠閑地曬著太陽,院子大門右邊有一座黃色的小洋樓,新的,其余則是一些菜地。
女主人說,她知道這是白居易故里,但撂荒十來年了,他們才把院子圍起來,她解釋說,魚塘不是他們挖的,是先前留下來的,他們只是改造了一下。
在南院女主人的帶領下,北院一位老人打開了院門,與南院不同的是,北院已經種滿了葡萄,在院子的中間有一個未完工的臺子,幾十根水泥柱子孤獨地豎立著。
北院的看門人閆明魁說,葡萄園占地32畝,也是最近兩年才開發起來的,他們只是負責看門的,也不知道老板是誰,據說是城里人。
出了北院向東,還有幾家承包的農戶,有養豬牛的和種大棚蔬菜的,不同的是,他們沒圈圍墻。“前面那塊荒地也是白居易故里的范圍,但沒承包,就空閑著,那也有個大坑,是當年留下的。”王哥說。
開發歷程
當年130萬投資沒砸出響聲
說起白居易故里的現狀,南院女主人說,現在能夠顯示這里仍然是白居易故里的只有兩處:無字碑刻和“履道里白居易故里”的牌子。
“還有的東西我們知道,你們看不出來。”閆明魁說,他們在種植葡萄的時候,經常會挖出一些瓷器和碎片,還有挖到一定深度就挖不動了,下面平平的,是敦實過的道路。
據閆明魁說,經常會有一些外國人拿著攝像機來參觀,一邊看一邊搖頭,還會帶走一些地里隨便扒出來的瓷片。
難道這里就沒有進行過相關保護和開發嗎?
“開發過,但沒搞成,現在葡萄園里的幾十根水泥柱子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村支書劉學良對于那段往事不愿意過多地提起,在他看來,失敗原因是“各方面的支持不夠”,他建議具體問題可以問白柏林。
白柏林,原安樂鄉(現安樂鎮)人大主任,親歷了從白居易故里的挖掘和開發,幾乎每年都向人大建議:開發白居易故里。
白柏林介紹,當年的開發工程村里籌資大概是130萬元,也請了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了詳細的規劃,僅規劃就花了八九萬元。搞了一段,結果沒錢了,只能停下來,當時市里對文物保護方面急需大量的資金,也顧及不到白居易故里。
“洛陽的文物單位太多了,有錢也輪不到這兒。”白柏林說,在爭取資金方面,他和老朋友郭引強(時任洛陽市文物局副局長,現正局長)鬧翻過多次。
原因分析
盲目開發和時代背景是主因
“不是我不給錢,而是我一開始就是反對他們搞開發的,我對他們說過很多次,他們那樣搞是錯的。”郭引強總結開發失敗的原因說,責任并不能推給錢,應該是時代局限和“旅游熱”。
郭引強解釋說,文物開發是要經過嚴格論證的,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文物保護技術和理念都很落后,時代的局限性決定了他們成功幾率很小,而且130萬元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留下的只有那幾個柱子,太盲目!
“咱就拿他們的水泥柱子來舉例。”郭引強說,現在文物保護最忌諱的就是水泥,因為墻體和柱子上要雕刻和噴漆,水泥柱子漆上去幾天就下來了,所以水泥不適合文物開發。
在郭引強看來,“旅游熱”才是白居易故里悲劇的罪魁禍首,“那個年代,只要有項目就想上,白居易故里也是那個盲目熱潮的犧牲品”。
新的春天
4年后有望成新景點
和白柏林一樣,獅子橋村的村民也十分盼望白居易故里的開發。
“只要政府說要投資,我們可以無償讓出這片土地。”南院的女主人說,一旦開發成功,那可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好事。
郭引強不鼓勵村民自主開發,而且開發工作已經被列入洛陽市文物局的計劃之中。
“安樂鎮下屬的十幾個村都被劃進了隋唐遺址的范圍。”郭引強介紹,“里坊改造”是隋唐遺址保護的二期工程,白居易故里將是二期工程第一批保護單位。
“二期兩年后開始,規劃和平整土地需要兩三個月,再經過一年半的工期,白居易故里就會以嶄新的面貌面世。”郭引強說,也就是說,4年左右的時間,它將成為洛陽的又一亮點文物工程。
據郭引強介紹,白居易故里將占地400畝左右,采取的是復原重建的方式進行開發,復原率將高達80%。
在洛陽市文物局的網站上,規劃的內容已經出現:布局按唐代東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興建,具有濃厚的唐代建筑特征。紀念館分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是住宅區,南部以花園為主。館內主要有白居易居室、樂天園、白居易學術中心、唐文化游樂園、仿唐商業街等建筑。在參觀、憑吊詩人的生平事跡之后,你可以到紀念館后的唐文化游樂園,這里有曾風靡唐代宮廷的馬球場等娛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