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的禁忌:
源于圣經對飲食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kashrut),猶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種類的肉類和魚類。而豬肉和兔肉,以及貝殼類是不行的。水里無翅無鱗的,雀鳥之類,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都可以吃。
另外,用于奶制品的餐具必須和用于肉制品的餐具分開使用。魚類、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類或者同奶制品同時食用。分別用于奶制品和肉類的餐具應當分開使用、清洗和存放。
安息日當天是不允許烹飪的,只能把事先準備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燉。通常這樣的食品是Cholent(頭天做好的菜)或Kugel(類似面條)。
對藥品倒沒有什么特別的禁忌,關鍵是生產藥品的企業是否和納粹有瓜葛,對德國的藥品大多不喜歡。
按猶太教義,猶太人不吃豬肉和海蟄,不能把肉和奶制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殺動物,并嚴禁吃血、吃豬肉、無鱗的魚類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
令人驚異的一件事,十六世紀以前,無人聽說過「耶和華」這三個字,但是此一字以希伯來形式出現於猶太經典中,Yot,Huh,wav,Huh(希伯來文)或簡為Y.H.W.H.,這四個字母之前,往往冠以一個代字"ADONAI",意在告知讀者,下面四字不可讀出聲,猶太人讀經時小心翼翼地重復內中插入「Adonai」或「Elohim」的練習達六千八百廿三次,他們虔誠相信,這是上帝尊威之名,絕不可念出來,這并不是普通的禁忌,誰要念出應處死刑。這個禁忌比十誡中「要如何如何」「不可如何如何」整個加起來還要成功。
猶太教的飲食禁忌很多。關于血,《舊約·利未記》中說,耶和華告誡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甚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
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飯店也悉數關門。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2、莫夸獎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的根源所在。回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圣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夸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飲食禁忌
以色列人不吃豬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4、光說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么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后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5、參觀猶太教圣地和教堂時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圣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圣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參觀這些地方,不能以游山玩水的態度處之,氣氛應該是嚴肅的,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