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臨近上海和蘇州的陽澄湖,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尤其以清澈的水面豐饒的物產聞名于世。這里湖面開闊,水質清澄,水草豐茂,是螃蟹生長的理想之地。
特殊的環境,使大閘蟹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蟹殼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肚臍、甲殼晶瑩潔白,沒有黑色斑點;三是黃毛,歇腿的毛長而黃,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
大閘蟹名稱的由來:據說捕蟹前先用竹枝和稻草筑成大閘,在閘的一邊布網,晚上亮起馬燈,湖中蟹群受誘,向閘游守去,投入網中,故有「大閘蟹」之稱謂。由于陽澄湖的湖水深達2米以上,加上湖底為沙礫沉積,幾乎沒有淤泥,蟹長期在湖底行走,腹部緊貼沙礫,形成白肚。蟹腳長期在陽澄湖沙礫堆積成的湖底覓食行走,故而蟹爪堅韌、爪毛金黃。
陽澄湖總水面18萬畝,太湖下游湖群之一,系古太湖的殘留。一作陽城湖。“清水大閘蟹”著名產地。位于江蘇省南部,蘇州市東北,跨吳縣、昆山市境。
南北長17千米,東西最大寬度8千米,面積117平方千米,蓄水量3.7億立方米。湖中縱列沙埂2條,將陽澄湖分為東、中、西3湖。東湖最大,分屬吳縣和昆山市,水深1.7~2.5米;中湖和西湖全屬昊縣,水深1.5米~3.0米。
西納元和塘來水,東出戚浦塘、楊林塘和濟河注入長江,南出婁江與吳淞江、澄湖、淀泖湖群等相通。唯亭鎮北湖濱有新石器時代草鞋山古文化遺址。除盛產螃蟹外,湖區尚產其他淡水魚貝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