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事件回顧:7月12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家媒體參與了一場在西岳華山舉行的特殊拍賣會。標的物則是“7月18日66歲老人衣瑞龍飛越華山西峰之巔的新聞報道權”。最終,騰訊旅游以1萬元成功拍得這一新聞的報道權。這件事也被冠以“華山新聞新一拍”的頭銜。
最近,“華山新聞新一拍”這件事情被炒的轟轟烈烈,儼然成為網絡頭條。關于這件事情,許多媒體和網友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一時間眾說紛紜。一萬元的新聞的報道權,到底是炒作,還是一次中國新聞界的勇敢嘗試?華山飛越拍賣,到底值多少錢?
勇敢者的嘗試
對于華山管委會來說,新聞轉播權的拍賣,是勇敢者的嘗試,因為拍賣是一場不可預知的博弈。對于華山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許長仁來說,這是個曾經讓他很擔心的拍賣,因為不能預知外界的接受程度,他曾擔心這一項目會流拍。
在敲定這個項目的起拍價格時,主辦方內部還有巨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為,華山引進這一項目耗費了巨資,新聞競拍也應當拍出高價,但許長仁卻最終堅持以2000元的較低價格作為底價進行拍賣。“這是一次嘗試,能拍多少錢,并不重要!弊罱K,媒體間競爭激烈,炒破萬元。
在此之前,從沒有那個景區甚至其他單位做過新聞轉播權拍賣這種事情。華山敢開天下之先,足見其抱負。
智者的選擇
對于騰訊旅游來說,拍下這次的新聞的報道權,是智者的選擇。
曾經在國外生活和工作過多年的騰訊旅游總裁何遠波認為,這次華山新聞拍賣,是一種突破傳統的新聞創新。對于這次華山飛越拍賣的新聞報道權,拍了多少錢并不重要,它的意義在于徹底顛覆了這么多年人們的習慣性思維,既是一次開拓性的創新,也是一次積極的嘗試。這并不是簡單的炒作,而是和國際媒體在新聞報道權拍賣方面的接軌。
對新聞獨家報道權的拍賣,在國外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運作也比較成熟。雖然曾經也有過一些爭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采用這種手法獲得報道權,人們已經逐步接受了這種做法。如美國、歐洲的一些報紙、電視臺為了獲得某些重大活動的報道權,采用聯合拍賣的辦法進行合作,早已經屢見不鮮。
雙贏的局面
騰訊旅游拍得華山飛越的新聞的報道權,對于華山和騰訊旅游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景區而言,它們需要宣傳。而對騰訊旅游而言,自身也需要新聞。
雖然騰訊旅游此次競拍到華山飛越活動的獨家報道權,但還是會授權更多的媒體,參與活動的報道。也將和更多的媒體聯合起來,在推動新聞報道的創新方面,做出有益的嘗試。
可以預見的是,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理解并支持新聞拍賣,將新聞真正作為一個產品來運作,國內新聞業將迎來一次顛覆式的革命。
媒體觀點:成功營銷
河南日報資深旅游記者李靜表示,從這個活動感覺華山在營銷上下了功夫,飛越華山本身就是一個新聞,而將其拍賣又是一個新聞,加大了新聞的價值。以前景區花錢做廣告,現在媒體花錢買新聞,這種思路對媒體來說也是一種挑戰,為媒體的經營提供借鑒。巧妙地轉變供求關系,讓我們看到了華山的一種逆向思維!斑@次拍賣不僅把‘衣瑞龍華山大飛行’的活動宣傳了出去,拍賣本身又讓華山成為關注的熱點,可謂‘一箭雙雕’”,河南電視臺的張女士說。
西安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資深記者劉波則認為,“華山新聞第一拍”是把新聞用另一種新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是新聞中的新聞。作為媒體來說,可以理解為是在新聞報道上換了個角度,改變了傳統的就新聞說新聞,給媒體今后的新聞報道指向了一條“非常規”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