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向群眾承諾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再就業工程的重要內容。三門峽市旅游局以旅游為民、惠民、富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村實際和旅游市場需求出發,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部門聯動、多方投入、市場運作的原則,精心謀劃 “百千萬”旅游富民工程,大力推動鄉村旅游設施建設,豐富鄉村旅游產品,優化鄉村旅游環境,促進鄉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精心組織策劃謀發展。對全市有條件開展鄉村旅游的行政村及農家樂進行全面排查,對照“有名氣、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礎”的要求,從14個行政村中篩選出依托旅游景區發展起來的澠池縣段村鄉東莊溝村(仰韶大峽谷)、陜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天井窯院)、靈寶市大王鎮后地村(明清古棗林)、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豫西大峽谷)、盧氏縣磨溝口鄉上店村(雙龍灣)5個行政村進入全省“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特色村序列。由旅游部門出資,聘請高水平景觀設計公司對三門峽市5個旅游特色村進行全面策劃。擴大延伸“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積極謀劃 “百千萬”旅游富民工程,通過5年努力,包裝打造100個鄉村旅游示范點,扶持1000戶農民參與鄉村旅游工作,直接或間接為農村提供2萬—3萬個就業崗位。
大力推進項目抓建設。2010年,全市通過各種渠道投入農家樂及鄉旅游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達到2620萬元。全市共有“農家樂”285家,直接從事“農家樂”工作服務的人員1449人。陜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對發展“農家樂”的村民落實了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為村民辦理小額財政貼息貸款;靈寶市大王鎮后地村投資進行棗生園二期工程;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對現有的60家“農家樂”進行了改造、規范、升級,修建5米寬道路14公里,建起了污水處理廠,并在豫西大峽谷景區東門附近建設一個新型農家樂小區,規劃設計充分體現生態、環保、休閑的健康理念,房屋建筑展現豫西農家特色,水、電、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按高標準設計施工。目前,從業人員202人,床位750張,從事“農家樂”經營的農戶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成為三門峽市以旅游為依托,實施農民脫貧致富的典范。
開發旅游線路拓市場。一是抓住辦節、辦會、旅游推介活動等契機,加大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宣傳力度。二是開展大棗、櫻桃、蘋果采摘、自駕車隊游等一些富有特色的主題活動,吸引各地游客來三門峽旅游,旅游大巴團隊達到19個3220人次。三是按照旅社型、餐飲型、體驗型、購物型、特殊型等五種類型,選擇基礎條件好、資源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大的旅游村,進行線路編排,編制出以天井窯院為依托的豫西民俗風情游,以靈寶大王后地村為依托的明清棗鄉游、秋季采摘游等獨具特色的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線路產品,并印制在《春夏秋冬游三門峽》、《三門峽市旅游導覽圖》、《黃河明珠·天鵝來棲》明信冊等旅游宣傳品中,全面推向市場,向海內外旅游者介紹三門峽的鄉村旅游。
開展業務培訓強素質。一是成立了三門峽市“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并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二是采用送教上門、辦培訓班等形式,派出專門人員分赴6個縣(市)、區舉辦培訓班,進行業務培訓。深入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對62名從業村民進行了農家樂的經營創新、標準要求、禮貌用語等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更新了“農家樂”業主的經營管理理念,推動了“農家樂”的規范管理,有效提高了“農家樂”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和服務質量。新坪村黨支部書記王雙寶激動地說:“村民文化水平低,沒有經營理念,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說一步,像這樣的指導和培訓真是送到了我們老百姓的心坎里。”2010年,市旅游局先后舉辦培訓班12批次,組織鄉鎮和村級干部外出考察6批次,培訓人員816人次。
規范行業管理強服務。為進一步規范“農家樂”經營,提高“農家樂”服務水平,市旅游局組織人員深入經營戶家中依據農家樂賓館星級標準劃分評定標準,在服裝、信息標識、迎賓接待、安全、衛生等方面逐項幫助經營戶規范服務行為。積極指導義馬河口村成立了餐飲業協會,負責對當地農家樂進行規范管理,定期組織人員對農家樂周邊環境、飲食衛生、飯菜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進行評比,并張榜公布,大大增強了三門峽市“農家樂”的招徠力。
優化產業結構增活力。豐富經營內容,延長產業鏈條,是“農家樂”經營過程中提高游客回頭率,加速“農家樂”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按照“凸顯特色、豐富內容”的原則,積極引導“農家樂”經營戶開展了農業觀光、農事耕作、采摘垂釣、畜禽養殖等體驗活動,豐富農家樂經營項目,增強游客參與性和娛樂性,為農家樂健康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以“農家樂”發展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綠色蔬菜、食用菌(香菇、木耳等)、小雜糧、盧氏雞、鴨等種植、養殖業,穩步提高農產品銷售額,此舉不但解決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還使全村群眾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二是充分挖掘、弘揚鄉土文化,開發根雕、核桃酒、松果牡丹裝飾立體畫、雙面繡等旅游商品,拉長旅游產業鏈條,拓展延伸鄉村旅游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引導“農家樂”從業人員將民間雜耍、道情皮影表演等傳統鄉村文化風俗引入農家樂發展中,充分展示三門峽市淳樸厚實的民風。
“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的實施,轉變了參與鄉村旅游村民的致富觀念,拓寬了增收渠道,優化了生存環境,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眾素質,提升了文明水平,為全市鄉村旅游的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必將成為帶動就業的好平臺、改善民生的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