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的長期低迷使得大阪等城市想出建賭場等新招以吸引中國游客,拉動當地就業的同時,也能獲得外匯收入。而韓國賭場已提前一步到中國推出針對VIP客戶的營銷策略。中國專家認為,這說明中國人消費能力增強,但賭博本身引發資本外流,也不值得提倡。
日本《產經新聞》25日報道說,交出世界第二位子的日本國民感到了“悲涼”。現在以大阪為主,日本各地都在探討引進賭場來獲得經濟收益,“想將賭場作為低迷日本經濟的起爆劑”。支持派還說,“比起建賭場可能帶來的治安惡化,現在的大阪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導致的失業和破產更讓人擔心。我們很期待賭場在創造就業和獲取外匯上帶來的收益。”
事實上,早在去年,日本地方上就已經開始探討“建賭場吸引中國游客”的計劃。大阪的“娛樂之都構想推進研討會”(大阪探討引進賭場的組織)在去年做出“設有賭場的綜合度假村的經濟效果”的報告。報告引證說,去年建設了2個賭場的新加坡在1月份的游客人數就首次超過100萬,兩個賭場創造了共2萬人的工作崗位。報告援引一名43歲的中國男性的話稱其“曾3次進過韓國的賭場”,報告據此認為:建造賭場在爭取中國游客上特別能發揮效果。報告還推測 “將來游客的7成會是中國人”,并說“日本也建賭場的話,中國游客會增加,日本的電器產品也會賣得更好”。
韓國的博彩業已從中國游客赴韓中獲得收益。韓國SBS電視臺則在本月報道稱,韓國博彩業2010年取得豐碩業績,主要歸功于針對中國VIP客戶開展的營銷戰略。在一些賭場內部甚至設有專供中國客人的賭廳。報道稱,前往韓國的中國賭客去年增加了40%。現在已經不能單純將博彩視為賭博,而應視為吸引游客、掙外匯的朝陽產業。韓國《朝鮮日報》則說,中國游客在韓國賭場的人均消費是日本游客的2倍。報道稱,如果把消費潛力巨大的中國游客與高級、高價商品相連接的話,能夠獲得更高水平的附加價值。
目前,韓國已有16家賭場,還在計劃增建賭場。韓國還有人主張在仁川的永宗島和白翎島等地設立外國人專用賭場,其首要目標都是中國人。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進入韓國賭場的外國人專用賭廳的游客人數達167萬,占整體游客數的21.4%,掙得外匯7.88億美元。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日本韓國爭著建賭場吸引中國游客,客觀上是說明中國人現在有了很強的消費能力,但這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值得稱頌的事。一方面中國人的血汗錢就這樣白白地流到國外了,很可惜,另一方面,賭博也會帶來非常負面的社會影響。這種現象說明,如何幫助中國消費者提高文化品質,引導他們的消費取向,已經成為一個中國社會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