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十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古鎮圖志叢書《北京古鎮圖志》出版,《北京古鎮圖志》涉及的十個古鎮包括:密云縣的不老屯鎮、古北口鎮,海淀鎮,昌平區的南口鎮、沙河鎮,房山區的良鄉鎮、琉璃河鎮,延慶縣的永寧鎮,門頭溝區的齋堂鎮和通州區的張家灣鎮。
十大古鎮 遠郊區占九個
“這10個古鎮形態不同,風采各異,但有明顯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歷史悠久、聲名遠播、影響深廣,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邊,在特定歷史階段,出于交通要沖,成為軍事重鎮、京師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一定區域的經濟文化中心。”在提到十大古鎮的特點時,《北京古鎮圖志》的主編段柄仁在前言中這樣說。
實際上,這次出臺的十大古鎮,遠郊區縣占了9個,即密云縣的不老屯鎮、古北口鎮,昌平區的南口鎮、沙河鎮,房山區的良鄉鎮、琉璃河鎮,延慶縣的永寧鎮,門頭溝區的齋堂鎮和通州區的張家灣鎮,而市區只有海淀區的海淀鎮入選。
北京之源 各有不同說法
這套“古鎮志”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關于北京的文化歷史知識。在《琉璃河》一書中便揭示了“北京之源”的所在地位于琉璃河:“據對董家林村商周遺址的考古發掘,確定此地為西周燕國始封地,是北京地區最早建立城市的地方……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由此拉開序幕,被稱為"北京之源"。”
然而《不老屯》一書的作者認為淹于密云水庫之下的共工城堪稱北京歷史上的第一座古城,甚至提到可以把“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改為“先有共工城,后有北京城”。不過,該書中也提到了盡管“共工城”出現在眾多史書和村民口中,但是1972年密云水庫水位下降時,由于密云縣尚未有文物考察機構和專職史志工作者,從而錯過了考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