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導致社會消費低迷的情況下,陜西旅游行業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客源市場,全省旅游產業繼續保持良好態勢。1-6月份,全省接待境內外游客5685.1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6.07%;旅游收入334.4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26.99%。
上半年,陜西省在入境旅游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響下,適時調整了旅游業發展工作方針,由過去強調以入境旅游為主,調整為以提振市場信心,增加國內需求,擴大旅游消費為重點,加大了國內旅游工作力度,有效促進了我省旅游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陜西省縣域旅游產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品牌和發展模式。許多縣、區(市)開展了創建旅游強縣(區)、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工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創辦鄉村旅店、鄉村旅游餐館、江河漂流、特色旅游工藝(紀念品)生產與營銷及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文化節慶活動等,有效推動了全省縣域旅游產業的規范發展和逐步升級。截至今年上半年,陜西省已命名的國家級旅游強縣1個、省級旅游強縣22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52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1個,全省“農家樂”經營戶已發展至9957戶,縣域旅游接待人數超過8000萬人次,直接從業人員達3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150萬人。
以項目建設促旅游業快速增長。目前,法門寺文化景區、鎮安木王國家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已陸續對外開放,產生了較大的反響。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長青-華陽旅游區等正在加緊建設,力爭下半年對外開放。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