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位于華北平原的東南部,域內除中部和東部存在少數丘崗外,大部皆為平原。丘陵海撥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積約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兩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體高低不一,其中賈汪區中部的大洞山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東部,最高點為新沂市北部的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總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約占土地總面積的90%,海撥一般在30-50米之間。
徐州市地處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諸水的下游,以黃河故道為分水嶺,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湖沼、水庫星羅棋布,廢黃河斜穿東西,京杭大運河橫貫南北,東有沂、沭諸水及駱馬湖,西有夏興、大沙河及微山湖。
位于京滬、隴海鐵路交匯處的徐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古稱彭城,有著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徐州歷來就是鐘靈毓秀、藏龍臥虎之地。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彭祖,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人杰鬼雄項羽,一代文豪蘇東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劉邦統一天下,建立西漢王朝,封其弟劉交為楚王,定都徐州,延傳了十八代,長達數百年之久,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漢代文化遺產。構造各異的漢墓、栩栩如生的漢畫像石,惟妙惟肖的漢兵馬俑被稱為“漢代三絕”。徐州漢兵馬俑是繼西安秦兵馬俑后的又一重大發現。作為楚王的陪葬品,四千多件漢俑是用寫意的手法,將漢代軍旅中士兵們的思想、神態和情感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如今的徐州人,正用他們的勤勞智慧書寫歷史的新篇章。高樓聳立,綠草如茵,交織成一道生機勃勃充滿動感的都市風景線。美麗的徐州正張開雙臂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