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有人稱她是西藏的瑞士,也有人稱她是西藏的江南,林芝卻遠遠勝過瑞士或江南。她就是人間的香巴拉!
林芝藏語稱尼池,意為太陽的寶座或娘氏家族的寶座。它位于西藏東南部,內與昌都、那曲、拉薩、山南等地市相鄰,外與印度、緬甸接壤,平均海拔3100米,總面積約11.7萬平方公里,人口14萬多所有山脈都呈東西走向,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懸殊。雅魯藏布江從朗縣進入林芝地區,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馬蹄形回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并存的多種氣候帶,形成了林芝地區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林芝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這里與西藏其他地方不同,溫暖濕潤,年降雨量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為2022.2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因此,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林芝的森林面積約為26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6.1%,為中國第三大林區,西藏森林的80%都集中在這里。廣茂的原始森林蘊藏了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林下產品及珍奇動植物資源。整個林芝地區由南向北,幾乎集中了從海南島到北極地區的各種植被,現已發現和證實的就有3500多種。墨脫國家級動植物保護區、察隅慈巴溝珍稀動植物保護區,波密崗鄉針葉林保護區,林芝巴結古巨柏保護點等,就集中反映了林芝地區林業資源的基本特征。雪山、深谷、森林,構成了林芝與眾不同的自然景觀。遠山雪峰突立,陽光映照下,無數銀光在藍天下閃爍;接近峽谷處,山巒起伏跌宕,縱橫交錯,林海茫茫,松柏參天,滿目清翠,層林盡染;山腳,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飄香百里,引來群蝶飛舞,真是一幅"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妙山水畫。神奇的大自然,在西藏高原的東南部嵌上了一顆"綠色明珠"。
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似兩條巨龍橫空出世,由西向東平行伸展,在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群山環繞之勢,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林芝地區就靜臥在這三大山脈的懷抱之中。有人稱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稱為西藏的江南。
山清水秀的林芝藏語意為“太陽寶座”,它的東面及東北部與云南省、昌都地區相連,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地區相鄰,南部又與印度、緬甸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006.5公里。林芝地區下轄林芝、米林、工布江達、墨脫、波密、察隅、朗縣7個縣,總面積約11.7萬平方公里,人口14萬多。
地區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僅僅152米,氣候濕潤,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鎮和景區有尼洋河谷經濟區、八一鎮、帕隆藏布江景區。其中首府八一鎮位于尼洋河畔,是該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瑪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余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林芝是門巴族、珞巴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他們的生活習慣及宗教信仰皆保留著濃厚的傳統色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的傳說、淳樸的民俗與氏族、村寨的圖騰崇拜、宗教神話聯系在一起,給這些古老的民族、遙遠的居地籠罩上了一層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傳統文化以及藏傳佛教和本地興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擁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點,與南迦巴瓦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巴松錯以及察隅、波密等獨特的自然風光構成了豐富多采的旅游景觀.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山高水長,人力難及,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