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與呼和浩特市相鄰,西與巴彥淖爾盟市連接 ,北與蒙古國接壤 ,南瀕黃河與鄂爾多斯市隔河相望。最新,新建濱河新區后,包頭市轄11個旗、縣、區,其中:5個市區(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濱河新區)2個礦區(白云鄂博礦區、石拐區),4個農牧業旗縣區(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此外1個經濟開發區------稀土高新區。總面積27768平方公里。人口26 0.76萬, 居住著蒙、漢、回、滿、達斡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
包頭地圖包頭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
包頭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聚居。直至清乾隆時期,包頭才形成了兩條小街的村落。嘉慶十四年(1809年),包頭村改為包頭鎮,1923年平綏(現京包)鐵路延至包頭后成為中國西北地區商業重鎮,有水旱碼頭之稱。1926年設縣,1938年設市,1945年實行市縣并存。1953年撤縣留市。
包頭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緯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積為27691平方公里。
包頭市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南端,陰山山脈橫貫市區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個地形區域。黃河流經該市南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 6.4℃,年降水量310毫米,無霜期110~142天。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40多種。白云鄂博聞名中外,是一座巨型多金屬共生礦,稀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著名的鋼鐵工業骨干企業。交通運輸發達,是京包、包蘭、包白、包神、包西等鐵路的交會處;民航有飛往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等地的班機。市區東北70千米的五當召(廣覺寺),建于清乾隆年間,為中國的名寺。此外還有美岱召、昆都倫召、梅力更召等名寺。東河區境內的轉龍藏,是風景秀麗的游覽區。
2008年底,包頭市建成區18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綠地總面積為6518公頃,綠地率為36.2%,綠化覆蓋總面積為6722公頃,綠化覆蓋率37.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2平方米,比2005年分別增加了1.8%、2.6%、0.6平方米。道路綠化長度普及率達95.2%,主干道綠地率達32.2%;生產綠地面積694.52公頃,占建成區面積的4.13%以上;單位綠化達標率達70.03%;園林式居住區比例為62%。各項指標均較2005年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