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盟,烏蘭察布系蒙古語,紅色崖口之意,因清初會盟于紅山口(今呼和浩特市東北大青山腳下)而得名。簡稱烏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國境線長190.81公里,東北與錫林郭勒盟相連,東南和南面分別與河北省、山西省接壤,西同巴彥淖爾盟、包頭市、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毗鄰。面積8.47萬平方公里。人口317.13萬,其中蒙古族8.43萬人,其他少數民族2.68萬人。轄2個市、5個旗和8個縣。盟行政公署駐集寧市。
漢時為匈奴領地。唐時分屬定襄、馬邑、雁門等郡。明為蒙古察哈爾部與土默特部居 住之地。清初四子王、達爾罕茂明安和烏拉特前、中、后6個部落旗會盟于紅山口,始有烏蘭察布盟名稱。民國時屬綏遠省管轄?958年將平地泉行政區并入。
陰山山脈的大青山、灰騰梁橫貫盟境中部,海拔2000米左右。陰山以南(前山地區)丘陵廣布,間有高山和灘川盆地,再往南為黃土丘陵溝塹區。陰山以北(后山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多低山丘陵,再北為波狀高平原。境內有黃河、永定河、內陸河3大水系,主要河流17條。湖泊35處,水面486平方公里,其中傷海、黃旗海為自治區7大湖泊之一。
烏蘭察布市屬呼包銀經濟區和京津唐經濟帶的結合部,區位優越。東距北京320公里,西接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130公里,南倚煤都大同100公里,北與蒙古國接壤,距中國北方最大的陸路口岸二連浩特300公里,國境線104公里。
烏蘭察布市交通發達、便利。京包、滬蘭、集二、集通、豐準五條鐵路貫穿全市。集張高速鐵路正在緊張建設當中。全市通車總里程近7000公里,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以110國道、208國道和京藏高速、呼滿大通道為主干的公路交通網絡。烏蘭察布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是自治區東進西出的 “橋頭堡 ”、北開南聯的交匯點,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也是中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的重要國際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