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曼谷市北面72公里的阿育他耶,是聲名赫赫的古代皇城--“大城”所在地。 阿育他耶府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故都,華人習稱為“大成”。她與素可泰府(Sukhothai)和挽昌(Ban Chiang)古文化村一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古跡”。
阿育他耶(Ayuttaya)在梵文中的意思為固若金湯或不可破滅之城。1347年,素可泰時代衰落后,烏通王(King U Thong)遷至該府建立新都。大成時代歷經(jīng)417年,先后有33位君王,自1350年興起,至1767年淪亡。該府作為大成時代的首都,其文化、藝術(shù)、國際貿(mào)易曾非常發(fā)達,是泰國當時唯一的大都市,繁華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巴黎和倫敦。遺憾的是此城后來遭入侵緬軍縱火而被徹底破壞,現(xiàn)只剩下部份宮殿遺跡、珍貴佛像和精美雕刻等供人瞻仰。
據(jù)介紹,從公元1350年至公元1767年間,這里一直是泰國的首都,后來緬甸人揮兵圍城及焚城,大部分建筑物及文物被毀。目前,古都只遺下無數(shù)古跡,反映了當時文化的豐盛和顯赫的國勢。不過,當年的宏偉的宮殿及城垣建筑的殘跡,仍然是吸引尋古探秘者的目標。
大城的面積很大,古跡散布很廣,加上四周空曠,視野開闊,塔頂尖利的佛塔,老遠便可看到,那種蒼勁的氣氛,好像在告訴游客,古城昔日的光輝猶在,不曾消逝。
在大城王朝的黃金時代,這里有皇宮3間,寺院300多座,如今大都殘破了,但也有不少佛塔保留了完整的外形。斑駁的佛塔、宮殿的殘柱、殘墻、幾座兀立的浮屠,這些古跡斷斷續(xù)續(xù),卻又綿綿不斷,令游客不禁感嘆這古城的浩大,惋惜它的衰落。比起曼谷那些游人眾多的寺廟來說,這里空曠、深邃的意境,蒼涼、凝重的悲壯美,更能吸引游客駐留。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免責聲明付款方式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25 滬ICP備2021007970號-3
客戶服務(wù)電話
021-6868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