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乳泉,背依荊山,面臨淮水,卞和洞以谷為鄰。周圍峰巒疊翠,榴林似海,綠樹掩映,芳草如茵,是遠近聞名的天然佳境。
白乳泉原名白龜泉,相傳唐貞元年間,泉內曾有白龜流出,因此得名。宋元佑七年,詩人蘇東坡與其二子蘇迨、蘇過自河南赴杭州過此,見泉水奇特,譽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游涂山荊山記所見》詩:“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刖人有余杭,美石肖溫瓚。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因泉水甘美呈乳色,后人改名白乳泉。
白乳泉泉眼位于“純陽道院”的中央,徑不過斗,四時不竭,受一株數百年的老山榆樹覆罩著。炎夏盛暑,游客至此,蔭翳蔽日,清幽宜人。泉水內多含礦物質,表面張力強,烹茶煮茗,芬芳清冽,甘美適口.茶水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幣,游人觀嘗,無不稱奇。
泉東南有半山亭,原名梅風亭,亭的左下方有“雙烈祠”。1987年,白乳泉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后,正式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