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是青島的象征,到青島來的游客如果沒有去看一看棧橋,那就等于沒來青島。橋盡頭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翹角重檐建筑端莊地安坐于碧波之上,在海岸
周邊眾多歐式建筑襯托下,尤顯別致。棧橋全長440米,寬8米,鋼混結構。橋南端筑半圓形防波堤,堤內建有民族形式的兩蹭八角樓,名“回瀾閣”,游人佇立閣旁,欣賞層層巨浪涌來,“飛閣回瀾”被譽為“青島十景”之一。橋北沿岸,辟為“棧橋公園”,園內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設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觀賞海天景色。橋西側立有華燈,入夜如株株玉蘭盛開。棧橋可以說是與青島同齡的建筑,當年清朝的欽差大臣李鴻章要到青島(當時稱膠澳)來巡視,按李鴻章的級別他應當坐大型官船,但當時的青島只是一個小漁村,根本沒有停靠大型官船的能力,所以就臨時修了一個港口,后來幾經翻修,并一直使用。這就是棧橋的原形。
解放后,在膠州灣修建了大型深水良港(現在是亞洲最大的貨柜碼頭),棧橋失去了做為港口的使用價值,幾經改建后,變成了現在的模樣,現在棧橋的橋頭的回瀾閣是一個小型的展覽館,經常舉辦一些美術、攝影及其它藝術展覽。橋身供游人參觀并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