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樓,又名大節亭,座落在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傳說是關羽讀書的地方。漢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東征劉備,劉備兵敗投奔袁紹,曹操在下邳俘虜了關羽和劉備的夫人。曹操禮賢下士,先拜關羽為偏將軍,后封為漢壽亭侯。并賜一宅,讓關羽與二位皇嫂同住,關羽將一宅分為二院,讓二位皇嫂居內院,自己居外院。關羽晨夕問安,秉燭夜讀《春秋》,通宵達旦。后人贊頌關羽節操,就在此修建了春秋樓和關帝廟。
春秋樓被譽為大節亭,也稱通宵達旦處。清代甄汝舟頌曰:“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川”。此處為許昌才景之一:“兩院英風”。
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筑,磚木結構,重檐歇山式,高達30余米,殿頂覆蓋綠色琉璃瓦,面闊三間,周圍16根廊柱,樓上樓下均帶回廊,青石柱礎上雕有花、鳥、蟲、魚和人物等圖案。建筑結構嚴謹,造型大方,廓軒昂然,金碧輝煌。
春秋樓為該廟的最高建筑。有彩塑關羽夜讀《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兩翼有刀樓和印樓,藏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東院分前宮、后宮,有二位皇嫂的塑像。院內并有花園、問安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