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山縣西部,石人山北麓,311國道北一公里處,有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谷。傳說古代有一人,名叫李橋,時運不濟,采金釵石斛跌落湖中得一寶珠后時來運轉,所以此谷得名轉運谷。又名李橋溝。該谷兩岸,郁郁叢叢,群峰峙立,竟奇斗峻;斷崖重重,險不可攀;奇石如塑,似人似物;石穴洞府,幽深莫測;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野果累累,芳香誘人;奇花異卉,漫山遍野;金秋紅葉、流丹似火。尤為著名的是谷中成群成串的飛瀑、龍潭及廣闊的湖面、依山勢高低錯落、飄逸灑脫、布局巧妙、緊湊合理,成為自然山水中的奇葩。
轉運谷整體長10多公里。而在山谷下部不到2公里的范圍內,則集中了10——70米落差的瀑布10多條。飛濂瀑、鳳鳴瀑、飛龍瀑、桂花瀑,飛瀑如簾,卷云噴霧;瀑下有潭,石凹成潭,濂潭、半月潭、神龜潭、九女潭、洗心潭,潭潭相連,玉碧鏡清。潭溪之中,群群游魚追逐嬉戲。河床基巖光滑如龍榻玉鋪,清溪曲折跌宕如笙弦之歌。奇石秀水,天造地設,恰似濃縮了的瀑潭盆景。大小不一的飛瀑龍潭,串連一體,猶如一條碩大的珍珠項鏈,鑲嵌在轉運谷的玉頸上,發著燦爛奪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