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位于川鄂交界的與西陵峽深處,境內三山(巴山、巫山、武陵山)盤踞,兩江(長江、清江)分割,自古有"楚西厄塞,巴東為首"之說,"川鄂咽喉,鄂西門戶"之稱。
巴東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南朝宋景平元年設縣,名歸鄉縣,隋開皇十八年更名巴東,迄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在這塊土地孕育和鍛煉出了一大批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們在巴東建功立業,彪煩千秋。北宋名相寇準,初入仕途時曾任巴東知縣,他居官清廉,體察民情,鼓勵農耕,政績卓著,現有"秋風亭"、"白云亭"、"勸農亭"仍在展示著寇公當年業績。。
巴東系老蘇區,是巴(巴東)、歸(秭歸)、興(興山)革命根據地中心。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元帥曾九次轉戰巴東。全縣有50000多人參加紅軍、赤衛隊和革命活動,有6500多人奉獻出寶貴的生命。
巴東是少數民族地區。轄12個鄉鎮,492個村,3934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3219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50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占43%。土家人具有勤勞、純樸、剛毅、直率的性格,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具有土家族獨特風格、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巴東縣是三峽移民重點縣。按庫區175米水位,淹沒總面積41.1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1.25%,需移民32090人(靜態),其中:農業人口9278人,非農業人口22812人,淹房屋總面積1186700平方米。涉及到6個城鎮、36家工礦企業以及公路、碼頭、輸變線路等重要基礎設施。三峽工程的興建,為巴東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探索恩施】王牌產品恩施大峽谷(云龍河地縫+七星寨)全景、土司城、龍麟宮、獅子關、宣恩夜景、土家女兒城、梭布埡石林雙臥7日游
¥1699起【仙游詩畫恩施】上海自組班清江大峽谷、地心谷、屏山大峽谷、仙山供水、恩施大峽谷云龍地縫、土司城、梭布埡、龍鱗宮、女兒城雙動六日游
¥29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