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置歙縣。據《舊唐書·地理志》:“縣南有歙浦,因為名?!薄缎掳仓尽罚骸盎蛟混ㄕ唪庖?,謂山水翕聚也”。因境內高山環抱,峰巒起伏,河流縱橫,縈回曲折,故以為名。歙縣夜景歙〔shè〕縣 景點簡介 歙縣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山西平遙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 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距今已有年的歷史了。它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鎮老街。位于歙縣城南1公里處的練江中,壩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鎮老街,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邊側有許多叉口,拾級而下,使可下到漁梁壩。漁梁古鎮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
?。?) 太白樓位于太平古橋西側,游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樓內為新安碑園,陳列有帖刻《余清齋》、《清鑒堂》。太白樓位于太平古橋西側,為黃山至千島湖途中必經之地。太白樓為雙層樓閣,挑梁飛檐,為典型徽派建筑,樓內陳列有歷代碑刻,古墨跡拓牌,古今名人楹聯佳句。游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相傳,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尋訪歙縣隱士許宣平,結果在練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為紀念此事,便在李白飲酒的地方建起了這座太白樓。
?。?) 現存的南譙樓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風格,特別是其中的“排柵柱”,乃正宗宋代“營造法”,今已很難見到,而且歙縣博物館便在南譙樓中。歙縣博物館便在南譙樓中,里面展出了歙縣歷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書畫、瓷器、歙硯等。南譙樓,俗稱24根柱。據地方志記載,此樓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
?。?) 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景點。青石板鋪成的路面狹長、悠遠,宛如再現戴望舒筆下的“雨巷”。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楊家大院、古私塾許家廳、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見的木盾牌坊一“葉氏貞節坊”等等。
(5) 素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是在歙縣縣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帶新建的仿古旅游城。2000年11月16日建成開園,再現了徽州城明清時期的風貌,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粉墻黛瓦,鱗次錯落,雕刻精美,脈傳徽州文化之神韻,新創徽派建筑、雕刻之精華。“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走進徽園,就如走進了婉約的江南,走進了古樸典雅的徽州古城。
牌坊之鄉
素有“牌坊之鄉”美稱的歙縣,明清時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縣各地,共建有250多座。如今這些古牌坊成了立體的史書,每個石坊都有一個自己的故事,向游客們講述了曾經在這里生活的人民的喜怒哀樂,讓大家了解這個古鎮的文化和歷史。 在這些牌坊中,比較成規模的有棠樾牌坊群、許國石坊等。
歙縣枇杷節
每年5月下旬 歙縣是我國四大枇杷產區之一。主要產地在新安江的漳潭、綿潭、瀹潭三個相鄰大潭的兩岸群山上。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個大味美,堪稱上品,享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間三潭枇杷”之譽。
文化名城
地處黃山腳下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歙縣,自隋以后的1300多年間一直是郡州府治。尤其是宋以后徽商的發展更帶來文化繁榮。新安畫派獨樹一幟,新安醫學拔萃醫林,徽派藝術技藝精湛,徽派建筑納徽四雕于一體,在古建藝苑中占重要一席,文房四寶中有“兩寶”:徽墨和歙硯出自歙縣,還有徽菜、徽劇、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派盆景……都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徽州文化的古老而又鮮活的課題,“徽州學”已成為與“敦煌學”、“藏學”比肩并立的三大地方學之一。
如今的古徽州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壩、古樓、古坊,交織著古樸的風采;四鄉村鎮,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明清時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隨處可見。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筑藝術的博物館。歙縣文化的代表是徽州文化?;罩菸幕腔跂|漢、西晉、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強宗大族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南宋以來,這里更是文風昌盛,人文薈萃,成了“東南鄒魯”、“禮義之邦”?;罩菸幕瘍群S富,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和風格。
新安理學:中國思想史上起重大影響的學派,其奠基人是程顥、程頤,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們的祖籍均在徽州(今黃山市屯溪區篁墩)。新安理學重視對理欲、心物、義利、道德、天人及其關系的邏輯論證,著述宏富,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維,培養了深厚的理性主義傳統。
新安畫派:新安繪畫源遠流長。其代表人都是出生于黃山腳下處于改朝換代之際的遺民畫家,他們深懷蒼涼孤傲之情,主張師法自然,寄情山水,繪畫風格趨于枯淡、幽冷,體現出超塵撥俗和凜若冰霜的氣質?!靶掳伯嬇伞钡念I袖是江韜,現代后繼者中名聲最大的首推黃賓虹大師。
徽派版畫:明代中葉興起于徽州的一個版畫流派,是徽籍畫家和刻工通力合作的藝術結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麗精工,典雅靜穆,抒情氣息濃厚。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明中葉以后,隨著徽商的崛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徽派園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發展起來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鎮扎根落戶?;张山ㄖ墓に囂卣骱驮煨惋L格主要體現在民居、祠廟、牌坊和園林等建筑實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