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洲湖位于城東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由沃洲湖、沃洲山、天姥山、東山和溪山一碧、三十六渡等景區組成,以風光秀麗和文化內涵深厚著稱。白居易稱譽:“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
沃洲湖和沃洲山的自然景觀極為豐富,沿湖可看大壩風光、石女峰、鵝鼻峰、香爐峰、支遁嶺、真君殿,智者大師放螺處(上圖),湖中還有一島,名“大月角”,棄舟登島,站在“雙緣亭”上眺望,湖光山色氣象萬千。沃洲山的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是道家十五福地,江南般若學中心之一,士族文化的薈萃之地,也是古代山水詩的發祥地,支道林,竺道潛等十八高僧,孫綽,王羲之等十八名士曾長期游止于此。
沃洲湖之南即李白夢游的天姥山,是風景文化名山,為道家第十六福地,鄰近的司馬悔山為道家第六十福地。沿著104國道前行,沿途有劉阮廟、惆悵溪、司馬悔橋、斑竹古街、會墅嶺、太白廟、萬馬渡等古驛道遺跡和自然風光,漢明帝時劉阮遇仙傳說也發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