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清真寺所在的城市伊斯法罕有著“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譽。它位于伊朗中部高原上,公元11、12世紀塞爾柱王朝時曾為伊朗的首都,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伊斯法罕城內有著眾多的富麗堂皇的伊斯蘭風格建筑,以及位于城南河道上幾座精美的古橋梁。“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文“斯帕罕”,意思是“軍隊”,古時這里曾是軍隊的集結地,由此而得名。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建于 11 世紀,較伊瑪目清真寺古老得多,是伊朗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2012 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星期五清真寺位于伊斯法罕的歷史中心,是其后整個中亞地區清真寺設計的原型。該清真寺建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是第一座在薩珊王宮的四庭院布局格式上按照伊斯蘭宗教需要而建設的伊斯蘭建筑。其雙層帶肋圓頂是建筑上的一個創新,為整個地區的建筑設計帶來靈感。
進入星期五清真寺會感到一種和伊瑪目清真寺很不同的氣氛,這里吸引人注意的不再是色彩耀目的馬賽克裝飾,而是樸實的土磚建筑。不過這并無減少建筑物的美觀,墻上仍雕滿各式各樣的伊斯蘭花紋圖案。星期五清真寺較特別的是它的圓拱頂內廳和柱廊大廳,須由看守人打開房門后才能入內參觀。內廳沒有太多裝飾和陳設,但氣氛古樸,令人恍如穿梭時空,返回古代。深邃的長廊似乎有一種靈性,千百年來,匯集了經行者的智慧,融合了不同時期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