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瑞士中西部的州。面積6,887平方公里(其中259平方公里冰川覆蓋)。人口93.7萬(1990)。主要講德語,信基督教新教;在侏羅山區講法語,主要信天主教。首府伯爾尼。阿勒河及其支流薩訥河、埃米尤河流經本州。南部高地包括阿爾卑斯山地,有芬斯特拉峰(4,274米)和少女峰(4,153米)。水力發電發達。山區有養牛、養馬、奶酪、家禽、木材采伐業等,為著名旅游地。中部是肥沃農業區,葡萄種植業發達。工業以手表和機器制造業為主,還有制陶業。主要城市還有比爾、布格多夫、土恩等。
②瑞士首都,伯爾尼州首府。在西部高原中央,萊茵河支流阿勒河兩岸。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橋梁相連。人口14萬(1989)。居民主要講德語。十一世紀時有熊出沒,故定名為伯爾尼。古老建筑物有熊的雕塑,日用品往往以熊作商標。1191年建立軍事要塞。 1218年成為獨立城邦,1353年參加瑞士聯邦。1848年起為瑞士首都。工業有電機、精密機器、紡織、化學、制藥、食品、印刷等部門。以經營鐘表著稱,“表都”聞名于世。農產品市場。全國交通中心,重要陸空運輸樞紐。文化中心,有伯爾尼大學(建于1834年)、國家圖書館,還有人類史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兵器博物館和阿爾卑斯等博物館,以及鐘樓、哥特式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紀)等。國際游覽中心,市內有游覽地“熊苑”。許多國際組織機構如萬國郵政聯盟、國際鐵路運輸總局、國際版權聯盟等設此。
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伯爾尼州首府。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萊茵河支流阿勒河兩岸 。人口約14萬。居民主要講德語,信奉基督教。氣候溫和濕潤 ,冬溫夏涼。古代常有熊出沒,11世紀時定名伯爾尼( 德語為熊之意)。熊作為城徽并見之于古建筑雕塑和商品商標。1191年建軍事哨所 , 為扼守阿勒河通道的要塞 。 1218 年成為獨立聯邦,1353年加入瑞士聯邦,1848年成為瑞士聯邦首都。伯爾尼以鐘表制造業著稱于世 , 有世界鐘表廠之稱 。此外還有電機、精密儀器 、紡織 、化學 、制藥、印刷、食品、家具等工業。為農產品的集散地和繁忙的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與全國各大城市聯系,離伯爾尼東南 9.6千米的貝爾普穆斯機場夏季有定期班機,將伯爾尼與蘇黎世的國際機場連接起來。市區被阿勒河分為兩部分,河西為老城區,中世紀風格的窄而平行的街道還保存著;河東岸是新市區,為行政機關、商店、工廠的集中分布區。伯爾尼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有伯爾尼大學(建于1834年),藏有許多珍貴手稿和稀世版本的市立圖書館和伯爾尼大學圖書館,以及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和阿爾卑斯博物館。許多國際性組織,如萬國郵政聯盟、國際電訊聯盟、國際鐵路聯盟和國際版權同盟的總部也都設在這里。主要歷史性建筑有哥特式大教堂、市政廳、尼格德教堂和聯邦宮等。鐘樓和監獄樓是遺留下來的舊城樓。
伯爾尼城始建于12世紀,至18世紀建成現在規模,已有800年的歷史。伯爾尼老城原來一些木質結構的建筑被中世紀的多次大火燒毀,后來重建時改為石頭結構,現仍保持完好:碎石鋪成的馬車道,街道兩旁是彼此相連的漫長拱廓,紅瓦白墻相映生輝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噴泉彩柱,16世紀的鐘塔及始建于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爾尼顯得古色古香,保留著中世紀時的風貌。現主要街道已被劃為步行區,環境十分幽靜。伯爾尼老城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瑞士過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爾尼被定為瑞士聯邦首都,成為聯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國政治和外交中心。聯邦政府和聯邦議會設在阿爾河北岸銅綠色的聯邦大廈中,這是一組用花崗石建造的宮殿式的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大廈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 ,中間圓頂下面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大廈于1894-1902年進行擴建,1993年再次進行修繕,并添置了電子表決裝置。
由于市民反對噪音和地勢等原因,伯爾尼未建大型機場,僅有一小飛機場,設有通往西歐主要城市的航線。伯爾尼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 。
二次大戰后, 伯爾尼的機械、儀表、電器、制藥、紡織、食品、建筑和印刷工業逐年發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業,在瑞士經濟中不占重要地位。 伯爾尼主要是行政和銀行業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和旅游城市。市內有古老學府之一的伯爾尼大學,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線著稱。此外,還有歷史、自然史、藝術、兵器等不同類型的眾多博物館,伯爾尼還是萬國郵政聯盟和國際鐵路運輸總局所在地。
歷史上,許多革命活動家都曾在伯爾尼居住過。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爾尼指導瑞士的工人運動。列寧從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爾尼附近的齊美瓦爾德和昆塔爾逗留過,并寫過不少揭露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期間,業余鉆研物理學,發表了他的驚世之作“相對論”,伯爾尼將此引為驕傲,至今還保留著愛因斯坦的住所(已辟為博物館)。
伯爾尼市位于瑞士國土中間偏西,1848年聯邦憲法定為瑞士首都,又稱為“聯邦城”, 同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面積(包括郊區)23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4萬,海拔550米,位于萊茵河支流阿爾河的一個天然彎曲處,湍急的河水從三面環繞伯爾尼老城而過,形成了一個半島。傳說為給城市取名,當時的統治者扎靈根公爵決定外出打獵,以打到的第一只野獸作為城市名,結果打死一頭熊,于是以“熊”字為該城命名。伯爾尼這一名稱是從德文“熊”字演繹而來,德語中熊一詞的發音是“拜爾”,后漸變為“伯爾尼”。“熊”自然成了伯爾尼的城徽,進而又變為伯爾尼州的標志。伯爾尼市有些古建筑上至今仍留有熊的雕塑。在阿爾河東岸山崗尼德格大橋附近,還辟有熊苑,喂養著一些供游人觀賞的熊。
【暑假】【十一】法意瑞-五漁村12日10晚悠游三國,雙宮,雙船,雙火車邂逅三國,鐘愛小鎮,雙城深度
¥22800起法意瑞-瑞深12日木屋連住:治愈系瑞士+自由巴黎4-5星+特色東航/瑞簽
¥31800起【暑假】法意瑞-法深13日探秘法南+浪漫巴黎+醉美薰衣草全程4-5星MU/法簽
¥355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