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是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相傳,東漢末年,汜水關鎮(zhèn)國寺的普凈禪師救了關羽之后,來此結草為庵。劉備為感激他救關羽之恩,修普凈庵請其主持。
隋開皇間,天臺宗始祖智頡大師講法于此,定名玉泉寺。唐代著名國師神秀也曾于此傳授禪法,死后葬于此地;天文學家僧一行曾在此學習梵律。北宋天禧年間,明肅皇后信仰推崇拂教,在此大興土木,寺院“為樓者九,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左右各五里,前后十里,常住和尚千人,唐代詩人張九齡、盂浩然,五代詩僧齊己,明公安派袁宗道兄弟三人皆到過該寺,并留下了不少遺跡及其詩章。
大雄寶殿是玉泉寺的主體建筑,上掛“智者道場”匾額。殿為宋建,七開間,為木質結構,不用鐵釘,為當?shù)刈罟爬系哪窘Y構建筑。殿前有池,中育名貴的千瓣并蒂荷花。池邊有鐵鑊,上鑄“隋大業(yè)十一年造,用鐵金三千斤”字樣,還有元代鐵鐘、明清的鼎、爐、碑刻等。殿右側有觀音像,傳為昊道子作品。沿這里的臺階而上可到毗廬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