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處浙江省德清縣西部,屬天目山余脈,最高峰塔山海拔七百五十八米,其中心區以蔭山為主,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臺山等,山上林木繁茂,修蓄遍地,泉瀑處處可見,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并稱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素有“清涼世界”之稱。“莫干”之名,來源于一美麗的傳說。據說春秋時的干將、莫邪夫妻為鑄劍能手,昊王闔閭召其進京,限三月內鑄劍兩柄。限期已到,鐵水不凝,妻子莫邪跳入爐中殉祭爐神,劍方成,雄名干將,雌名莫郛。鑄劍之地就在此山,故名莫干。
莫干山歷史悠久,早負盛名。漢時昊王濞曾在此煉銅鑄錢,晉時這里人煙稠密,寺院很多。據說天池寺一僧,在此每天走一寺,到一年才回到本寺,可見其寺之多。知名的就有南梁的天泉寺、唐的石頤寺、五代的銅山寺及天池寺、無畏庵等。山林水觀,吸引了各代游人,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然曾住在這里。晉代郭文常隱居于石嶠山,宋人毛鎊、程九萬、明人王陽明都頻游于此,蘇東坡與維琳禪師親密交往的軼事,更為人稱道。
近代,莫干山多有西方傳教士別墅,其后官僚相踵而至,現為療養勝地。陳毅曾稱頌說:“莫干好,好在山河改。林泉從此屬人民,清風明月不用買,中國新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