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的雕塑可分為四類,其一為突出墻面而作的高浮雕;其二是完全離開墻面,并能充分表現人體前后左右每一個細部的圓塑;其三是粘貼在墻面上的模制影塑I其四是壁塑。這四類作品盡管表現方法和塑作技巧不同,但大都栩栩如生,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趨向的特點。
來到麥積山,走近山門,古瑞應寺門樓的鼠額上,郭沫若題寫的“麥積山石窟”幾個大字赫然入目。進門之后,憑崖而鑿的密如蜂房的龕窟映人眼簾。這些石窟多建于三百朱以下的危崖峭壁上,整個窟群分東、西兩處,東崖現存五十四個,西崖現存一百四十個。
東崖的涅槃窟,為北魏建造,現保存有相當完整的石造屋脊、屋檐和四根大石柱、柱頭、柱頂的石刻蓮瓣“火焰寶珠”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