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在湖南省湘潭縣城南四十公里,湘鄉(xiāng)、寧鄉(xiāng)、湘潭三縣交界處,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相傳舜南巡路過此山,演奏韶樂,山因此得名。韶山四周峰巒聳峙,松柏蔥蘢,風(fēng)景秀麗。山上有鳳音亭,其南有東臺、桃花洞仙跡,山麓的毛澤東故居聞名中外,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遺跡處處可尋。故居韶山?jīng)_周圍有韶峰、石鼓寨、云平巖、黑石寨、峰子山和人形寨等,形成了“頓石成門”、“飛來石船”、“石壁流泉”等景色。
韶山?jīng)_是一個三級支流上游部分的河谷,長約5公里,寬約3.5公里,是一個群山環(huán)抱、松竹蒼翠的美麗山村。一八九三年十二月廿六日,毛澤東誕生在這里的一戶農(nóng)民家中,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一九一O年秋,不到18歲的毛澤東離開這里,走向社會。此后,他曾多次回鄉(xiāng),一九二一年回來教育親人干革命;一九二五年在此開展農(nóng)民運動,一九二七年回來考察農(nóng)民運動,一九五九年,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xiāng),寫下了《七律?到韶山》詩,回憶了當(dāng)年波瀾壯闊的農(nóng)民運動。
毛澤東的舊居是一棟座南朝北的普通農(nóng)舍,座落在韶山?jīng)_上屋場。屋前有他少年時代耕種過的稻田和游泳過的池塘,后有小山,從事革命以后,他常來這里召開農(nóng)民協(xié)會。舊居中毛澤東父母臥室即他的誕生地以及他的臥室都保存完好。
毛氏宗祠是毛澤東創(chuàng)辦的農(nóng)民夜校舊址,他的夫人楊開慧曾在這里講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