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6日電(記者勿日汗)兩年前,牧民哈達家門口通了公路,他便在路旁立了簡易廣告牌,吸引過路的游人到他家體驗牧民家的生活。如今,他家每年靠旅游創收10萬元。
在哈達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太仆寺旗貢寶拉格蘇木,因通公路而生活發生變化的人有很多。在各村莊之間通了鄉村公路之后,哈達的朋友朝魯買了一輛微型面包車,在草原各村落之間跑客運,方便了別人,又賺到了錢。
而貢寶拉格草原因路而發生的變化,折射出內蒙古農村牧區公路建設的飛速發展。
如今,內蒙古1235個鄉鎮(蘇木)已有1143個通油路,暢通率達到92.6%;1.23萬個行政村(嘎查)已有9274個通公路,通達率達到75.4%。預計到明年末,內蒙古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行政村全部通上油路和公路。
回憶起以前內蒙古草原的交通狀況,內蒙古大學退休教師烏力吉說:“上世紀70年代,從我的家鄉錫林浩特市到首府呼和浩特市,坐汽車要走三天,一路顛簸,還需在路上住兩晚,非常辛苦!比缃駷趿先嘶乩霞抑恍7個小時。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廳長常海說:“目前,內蒙古公路總里程達到14.7萬公里,自從一條條公路修通以后,內蒙古公路沿線的許多村莊,生產生活較以往有了很大的變化。”
他說,從遼闊的北方草原到浩瀚的西部沙漠,從廣袤的西部平原到茂密的東部林區,以往的土坯房逐漸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小二樓;爛泥夾雜著牲畜糞便的小村道逐漸變樣了,代之而來的是一條條筆直平整的沙面路、瀝青路、水泥路;以往主要靠牛馬運輸的現象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車、三輪車、摩托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
今年,內蒙古用于農村牧區公路建設的資金將達到95億元,新改建農村牧區公路1.6429萬公里,新增60條鄉鎮公路、1000條行政村公路。
8月5日,游客在賀蘭山南寺生態旅游區騎馬觀光。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地處賀蘭山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南寺生態旅游區迎來旅游高峰。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