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諾夫哥羅德位于圣彼得堡以南120英里處,堪稱俄羅斯歷史的起點。公元9世紀,當地的斯拉夫部族為避免因爭奪霸權而自相殘殺,邀請了一個名叫留里克的北歐酋長來統治他們。留里克王朝也因此成為俄歷史上第一個政權。當你今天來到諾夫哥羅德,可以參觀這里的克里姆林宮、俄羅斯最古老的圣索菲亞教堂,以及紀念俄羅斯悠久建國歷史的“千年俄羅斯”紀念碑,這些無一例外都向人們展示著這座古城的厚重歷史。
公元882年,留里克的繼承人將首都遷到了基輔,開始了基輔羅斯公國時期。而基輔正是現在烏克蘭的首都。在這里,你一定要去參觀基輔洞窟修道院。自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宣布東正教為國教之后,這處修道院便成為新的國教的最高圣地。另一處值得去的地方則是“金門”。金門是古代基輔城的正門,但在1240年被蒙古軍隊攻破。俄羅斯從此陷入被蒙古占領200年的黑暗時期。金門遺址現在被辟為博物館,對游人開放。
1380年,29歲的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伊萬諾維奇向占領者發起了挑戰。他在位于莫斯科以南160英里處的庫利科沃原野(位于現圖拉州的庫爾金地區),迎戰蒙古人的10萬大軍。季米特里的軍隊雖然付出重大犧牲,卻以伏兵方式擊敗蒙古大軍。該戰役動搖了蒙古的統治,莫斯科公國的力量則得到加強。每年9月,身著古代戰服的軍事歷史俱樂部的成員還會在這里將當年戰況再現。
隨著蒙古人的勢力逐漸減弱,莫斯科公國的勢力不斷增長。他們在莫斯科建立起了克里姆林宮。在15—17世紀,這里的克里姆林宮得到空前發展,宮墻改用紅磚,宮墻上建起了高高的塔樓,宮內陸續建起了圣母安息大教堂、圣母領報大教堂等建筑。莫斯科逐漸取代了基輔的地位。自那時至今,克里姆林宮的外形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如今仍是游客到莫斯科之后必去的旅游景點。
1812年,法國拿破侖的軍隊來襲。拿破侖一路勢如破竹,在莫斯科以西75英里處的博羅季諾卻遭遇滑鐵盧。在一間小型博物館里,你可以看見俄羅斯和法國軍隊的血腥軍服。導游會告訴你:博羅季諾戰役是這場戰爭的轉折點,法國人受到了致命性的削弱,最終輸掉了這場戰爭。二戰期間,德國軍隊和俄國人又在此發生激戰,有關這場戰役的紀念碑會告訴你一切。
當彼得大帝1703年選擇圣彼得堡作為他的新首都時,俄羅斯貴族們感到震驚。瀕臨芬蘭灣的圣彼得堡是一塊沼澤地,潮濕而荒涼。但這個城市卻成為彼得觀察西方的窗口,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則是使俄國變成強國的主要因素。當你來到圣彼得堡,一定不要錯過沙皇的冬宮,現在是無與倫比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所在地。至今仍停在碼頭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也值得一看,1917年該艦炮擊冬宮,宣告了“十月革命”的開始。
1917年初,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卻出現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并存的局面。為躲避臨時政府的逮捕,列寧被迫逃往位于圣彼得堡以北20英里處的拉茲里夫湖畔。在這里,列寧喬裝為割草人,住在小草棚里。這里現在建有咖啡館、博物館,列寧住過的草棚依然安在。當然,列寧在這里也沒待多久,后來又回到圣彼得堡,領導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
西伯利亞城市葉卡捷琳堡位于烏拉爾山東麓,沿著人工湖而建,卻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該城是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命名。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該市沃茲涅先斯基大街49號伊帕季耶夫家的地下室,沙皇一家7口及4名侍從被全部處決,俄國沙皇的歷史在此劃上休止符。1990年至1992年間,俄羅斯人在末代沙皇被處決的地方先后立起了木質和石質的十字架。隨后幾年,又耗資幾千萬盧布,建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滴血教堂。
拉多加湖位于圣彼得堡東北方,是一個受歡迎的風景區,但二戰期間這里卻發生了一場攸關蘇聯存亡的殊死搏斗。當時被稱為“列寧格勒”的圣彼得堡被德軍圍困了將近兩年半,希特勒甚至印好了在列寧格勒阿斯托里亞飯店舉行盛大祝捷宴會的請帖。可是蘇聯人通過拉多加湖的冰面將前后方連接了起來,并在1944年1月徹底粉碎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在保衛列寧格勒英雄紀念館,你可以看到希特勒沒有發出去的請柬。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領導下的蘇聯為經濟問題困擾,但在太空計劃上卻有亮眼表現: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類進入太空第一人、第一個飛進宇宙的女宇航員。你可以在莫斯科東北50英里處的星城去找尋他們引人入勝的故事。作為俄羅斯的宇航員訓練中心,星城仍然是一個軍管區,但經國家批準的旅游機構現在可提供相關服務。雖然蘇聯宇航員的英雄主義一度讓美國人傻眼,但美國人贏得了登陸月球的比賽,而美蘇之爭也以蘇聯解體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