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在哪里?哪里被稱為千佛洞?
千佛洞在哪里?千佛洞位于寧鄉(xiāng)縣崔坪鄉(xiāng),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并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
千佛洞處于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huán)洞組成,故名十三洞。其是長沙地區(qū)景觀最集中的石灰?guī)r溶洞,據(jù)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秘莫測。洞洞相連,洞內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shù)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tài),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此外,甘肅天水也有一個千佛洞,它位于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巖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
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xiàn)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tài)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水簾洞石窟已架設了懸崖棧道,加固了河堤護坡,并對游人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