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以后購物是不是可以不去香港,直接去海南了?能不能這么說?”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整體計劃,對普通消費者和度假旅游者而言,可能意味著免稅商品和更具特色的旅游體驗,但是對于海南地方來說,則暗藏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和藏富于民的深意。
免稅,免稅?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已經獲批,境內游客或將在海南免稅購物。“真正對國人免稅的,全世界也不多。”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中國政府網1月4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稱,海南應建設和經營好免稅店,完善旅游城鎮和休閑度假區的商業配套設施,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國際購物中心。
200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海南申請設立國際旅游島問題正式函復海南省政府時,同意海南在海口、三亞、瓊海、萬寧四市開辦4家市內免稅店,而海南首家市內免稅店已經于2009年9月1日在三亞開業。
與海南已經擁有的四個傳統機場免稅店相比,首家開業的市內免稅店銷售對象依然是境外游客,購物時必須出示護照和機票,他們在免稅商店購物要比市內百貨公司便宜10%到40%。
對于此前備受關注的國人免稅購物政策,《意見》稱,由財政部牽頭抓緊研究在海南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具體辦法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報國務院。
《中國新聞周刊》獲悉,海南曾經提出的離島免稅政策中,與此前僅限于境外游客不同,國人也可以在海南市內免稅商店購物,只是需要限次、限量購買,并希望由過去“店內購物、口岸提貨”的繁瑣方式,改變為“店內付款提貨、離島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