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功”未來有望“獨步江湖”。據了解,依托政府相關規劃,未來3~5年峨眉山將逐漸打造出一條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成為國際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有專家表示,頂著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桂冠”的峨眉山,擁有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和無可比擬的自然資源,加上目前峨眉山正致力于“一核六區一帶”的打造,而其中位居“六區”之首的8平方公里的國際休閑度假區——峨秀湖度假區已正式開工,因此,峨眉山很有可能在未來3~5年內實現旅游產業的資源整合和升級,而峨秀湖國際度假區也將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度假區。
峨眉“獨家武功”甲天下
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區域旅游開發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楊振之,曾多次參與峨眉山景區的相關規劃,因此對峨眉山“鐘情”已久。
“峨眉山是中國的核心旅游資源,也是世界僅有的四個自然文化雙遺產之一,很具有代表性。”楊振之這樣給峨眉山定位。
楊振之表示,與其他國內一流旅游區相比,峨眉山的人文資源既不可再生,也難以復制,蘊藏著巨大的產業價值。
事實的確如此,在中國旅游界,峨眉山的名氣和地位一向非凡。其中,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佛教起至東漢,至今已有近兩千年歷史。目前,峨眉山擁有寺廟近30座,與五臺山、九華山、普陀山并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佛教朝拜圣地。
此外,獨特的茶文化、武術文化、溫泉文化也源遠流長。其中,峨眉雪芽是中國珍稀有機綠茶,蜚聲海內外。據科學檢測,“峨眉雪芽”貢茶含有各種有益于人體健康所需的氨基酸高達二十多種,其品質遠遠勝于丘區茶葉。武術文化早就因“峨眉武功”傲視群雄而聲名遠播,溫泉文化則因中國最大的露天氡溫泉而名聲在外。
在自然生態資源方面更是無可匹敵,楊振之也對此嘖嘖稱奇:“峨眉山屬玄武巖斷層構造,而且是在平原上拔地而起一座海拔達3000多米的奇峰峻嶺,這在世界范圍內都很罕見。”
特殊的地形、多樣的氣候和復雜的土壤結構決定了峨眉山的生物多樣性。據統計,目前峨眉山植物多達3700余種,其中包括有被稱之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著名的峨眉冷杉、楨楠、洪椿等。野生動物也達2300多種,包括有大熊貓、黑鸛、小熊貓、短尾猴、白鷴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各種珍稀動物。
此外,環繞峨眉山的峨秀湖、鏡湖以及豐富的溫泉水資源成為峨眉山作為休閑度假區不可或缺的水景資源。據悉,目前在峨眉山腳下有不到1000畝的峨秀湖,在峨眉山市的規劃中,未來將通過擴容引水等工程,使峨秀湖水域面積達到1500畝,成為新規劃中峨秀湖風景區的重要旅游資源。
對此,不少來峨眉山考察過的旅游專家都表示,如果峨眉山能用好自己的資源,打造出消費者喜歡的特色產品,其旅游業將“大有可為”。
的確,以中國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三亞來說,無論是從文化資源上來講,還是自然生態資源來講,三亞都很難與峨眉山相媲美,其旅游能依托的資源只有“熱帶、濱海、生態”。但三亞旅游部門卻依托上述資源開發出眾多廣受歡迎的旅游特色產品,如濱海度假休閑游、特色高爾夫游、自駕觀光休閑游、熱帶溫泉度假游、熱帶會議獎勵游、文化節慶活動游、特色美食購物游等,實現了巨大的旅游產值。據三亞市統計局的數據,2009年,三亞全市接待的過夜游客人數就達669.0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03.77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9.3%。
而旅游產業同樣蓬勃發展的麗江,其旅游資源以麗江古城、水資源和納西東巴文化等為代表。在產業打造方面,麗江市注重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形成了以歌舞演藝、手工藝品、博物展覽、風情領略、圖書出版、音像制作、影視基地等組成的民族文化產業群體。目前,旅游業已經成為麗江市的支柱性產業,根據麗江市旅游局提供的數據,2009年,麗江共接待海內外游客758.14萬人次, 全市旅游業總收入88.66億元人民幣。
一位從事旅游地產開發的人士稱,與這些較為成熟的、但景區資源稍顯單薄的旅游區相比,峨眉山的旅游資源可謂“得天獨厚”。“峨眉山旅游業所能依托的資源非常多,是其他景區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的,而且幾乎‘張張’都是王牌,所以只要整合好資源,打造出具有‘峨眉’特色的旅游產品,峨眉山旅游業將遠勝于其他景區。”
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