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位于我國最南端的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東南方向25公里處,即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兩側山體,總面積1506公頃,分東園和西園,猶如伸展的雙臂環抱著“天下第一灣”。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其生物、地理、天象、水文、人文和海景景觀資源豐富,獨特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發展熱帶雨林旅游的首選之地。她與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形成強烈的差異、互補和互動,是亞龍灣由濱海向山地、由海洋向森林、由平面向立體、由藍色向綠色的重要延伸,使亞龍灣真正形成了大景區的概念,填補了三亞森林生態旅游的空白。
該公園總規于2003年完成并經市政府批準實施,景觀景點建設極盡生態自然,旅游接待設施建設極盡高端,公園定位于國際一流的濱海山地生態觀光兼生態度假型森林公園,概算總投資約19億元,著力打造亞龍灣又一標志性的綠色旅游品牌。
森林公園風景資源
1、森林植物景觀
公園森林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有著豐富的多樣性,植物133科1500余種。森林結構復雜,季相變化多姿多彩。
主峰亞龍山嶺以及逐鹿嶺、飛龍嶺、青云嶺、龍頭嶺250米海拔以上區域有特別優越的光熱和雨水條件,發育成良好的熱帶常綠性雨林。主要樹種有高山榕、美麗梧桐、白茶、閉花木、藤竹、不老松、桃金娘等。其中樹中之王是高山榕,它常擁抱巨石而傲視群雄,主干粗大,數人才能合抱,枝干伸展,樹冠巨大,堪稱是園中的“迎客榕”。而美麗梧桐,如同她名字一樣,是山中最美麗的景觀樹,在每年的5月份盛開。最另類的植物應是藤竹,它象藤一樣在地上爬行、在林中攀援,最奇特是竹筍不長在地里而長在竹竿上,“節外生枝”也許就是這么來的。這片雨林枝繁葉茂,林相多樣,其板根、絞殺、寄生等特征明顯,各物種立體、多層分布,相互交融,極具海南熱帶雨林特征。
熱帶半落葉季雨林分布在海拔250米以下區域,主要樹種有海南蘇鐵、青梅、海南黃檀、細青籬竹、嶺南山竹、海南栲、羽葉金合歡、過江龍、鉤枝藤等。其中海南蘇鐵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青梅、黃檀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
2、野生動植景觀
園區有哺乳類動物30余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60多種,鳥種100余種,主要有野豬、獼猴、蟒蛇、小靈貓、變色龍等。這里還是蝴蝶王國,分布著20多種色彩繽紛的蝴蝶。
3、地文景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主峰亞龍山(即紅霞嶺)海拔450米,峰頂有一組天然巨石,整體形象酷似一座巨大的彌勒大佛正在雙手合掌閉目打坐修煉,而懷中的一棵歪脖子大榕樹猶如龍頭拐杖,栩栩如生。當地村民自古以來將該石視作山神而頂禮膜拜。此景觀在主峰正南半山乃至海濱一帶觀賞形象效果極佳。在此處仰觀云天、俯瞰大海,海闊天空、憑海臨風的快意撲面而來。該奇石景觀是公園主峰的統帥景點。園區山巒起伏,除主峰外,還有圍鳳嶺、逐鹿嶺、飛龍嶺、龍頭嶺、青梅嶺、雙龍嶺等,山中奇石聳立,著名的有太陽石、飛來石、野象石、河馬石、豬蹄石、白虎石、仙人腳石、羊頭石、龜石、流水石等,既有峭壁懸崖,也有幽谷溪澗,秀美靈動之中不失一份深邃險峻。
4、天象景觀
龍頭嶺觀海上日出,絢爛壯美,而主峰不論觀日出還是觀日落,都別有一番景致;各嶺還常可見云海、霧障從海天之際撲面而來,人在云中,飄然欲仙。
5、人文景觀
《崖州志》記載:“虎頭嶺,在榆林港東南,濱海,高六十丈。形如虎,雄瞰東洋。商船入港,必祭之。”即西園六道嶺向南延伸至濱海的山嶺為虎頭嶺,其一角稱“白虎角”。而紅霞嶺向東南延伸的山脈稱“亞龍嶺”,至濱海一角稱“亞龍角”,應合中國傳統“左青龍、右白虎”之經典風水理念。與“龍”關聯的地名在這一帶極盛,東有龍坡村,傳說龍王曬太陽的山坡;南有亞龍灣,是龍王常常興風作浪的地方;灣畔有大龍潭、小龍潭;山下原有求雨村,村民常在干旱季節面向龍山、面向山頂的大佛石祈求云雨。
《崖州志》另載:“光緒元年七月,保平鐵爐塘水發光,宵可照讀。鞠之,則掌如散珠。取其潑暗室中,亦如白銀。三月不絕,越三年,再光一旬云。”即是今園區東北方向的鐵爐港,港東即國家度假海岸—海棠灣,均可在園中各山峰盡收眼底。
本地居民以黎族為主,有著獨特豐富的民族文化。
6、海景奇觀——“天下第一灣”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楊成武在亞龍灣題詞:“天下第一灣”。今天亞龍灣的威名已聞名于全世界,是中外公認國內最頂尖、無愧于“天下第一”盛名的海灣,在世界上已與夏威夷、巴厘島、普吉島、坎昆、黃金海岸等頂尖海岸齊名。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便是坐擁“天下第一灣”的熱帶濱海森林公園。而這也將是我森林公園的第一大看點。遠近高低、峰回路轉中的亞龍灣千姿百媚。
登臨紅霞嶺,極目亞龍灣,仰望藍天白云、日月星辰,俯瞰長林遠樹、碧波萬頃,那無垠的海灣連著無際的太平洋,那潔白如練的長灘,那棋布星羅的五星級酒店群,那綠草如茵的高爾夫球場,那椰風稻浪的田野,組成巨幅美侖美奐的山水畫卷,令人神清氣爽而又志存高遠。
公園游覽線路及旅游產品
1、雨林登山探險游覽線。東區的西大門為起點,沿途經過飛來石、長舌婦石、盤龍洞、荔枝園、望山石、圍鳳橋、野象橋、飛龍橋、野象石、飛龍溪畔、牛背石、河馬石、獨石橋、石巷、巨榕抱石、穿空索橋、雨林棧道、半山觀景平臺、紅霞石、叢林幽徑、擎天石、防空洞、空山亭等。最后達到主峰亞龍山頂園區和大佛石。全長包括支線約8公里,以石階、木棧道為主構成具有一定體力強度、一定探險歷奇意義的游步道,觀賞植物、賞玩奇石、攀巖健身、歷險探幽、登高遠眺、感悟自然,適合挑戰自然、挑戰自我的人群、特別是年輕人群。
2、山海林天景觀游覽車行線。以西大門為起點,乘坐觀光車,沿圍鳳嶺、逐鹿嶺、飛龍嶺山腰、山脊盤旋而上直至紅霞嶺主峰。停靠逐鹿嶺驛站觀賞攬勝臺、煙波亭、過江龍索橋,在猴子山觀賞峭壁天池、千里亭,在飛龍嶺有浪淘沙泳池、山海亭、林天閣等,在紅霞嶺半腰處有天外天觀光臺等,最終同樣達到主峰亞龍山頂峰園區。該游覽線暫開放8公里,各景觀景點均居高臨下,處處有著海闊天空、憑海臨風的意境,景色美侖美奐、壯麗無比。該線合適時間緊湊的觀光游客、希望輕松欣賞大自然美景的休閑游客和體力稍差的人群。同時,逐鹿嶺有越野探險俱樂部,猴子山和飛龍嶺有鳥巢木屋,作為公園中的休閑度假產品,極具特色。
上述兩條游覽線路匯合于山頂公園。該區域既有天然勝景大佛石、熱帶雨林,又有融合中國傳統龍文化的云霄飛龍大型銅雕、滄海樓等,還有古樸的商業天街、幽雅的海闊天空茶道、把酒樓、天際線泳池、太陽石養生閣、桑田水景等,使你在一路風塵、登上絕頂之后得到放松、休閑,更能讓你再細細地品味亞龍灣、品味大海、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