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英國病人》、《露西亞的情人》這些電影中許多精彩的畫面讓人記憶猶新,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是在突尼斯取景的。這個把守著非洲北大門的國家好像是專為旅游而生,它162155平方公里的國土每年吸引近700萬外國游客,幾乎相當于本國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
突尼斯被認為是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這里匯集了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古文化遺跡。一般來講,多元文化交融的國家總有特別的吸引人之處。同時它也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多種形態的旅游資源,而吸引外國游客主要靠3S(Sahara、Sea、Sun),撒哈拉作為人一生50個必去之地,是吸引外國游客的最主要因素。而突尼斯一年四季的燦爛陽光使得游客的旅行計劃可以全年候地實行。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成名作之一《撒哈拉的故事》,相信你就算未讀過也應略有所聞了。此書記載了三毛住在撒哈拉沙漠時的有趣事跡,包括她于沙漠當新娘子的經過,而她所動情描寫的撒哈拉沙漠成為了讀者心目一道永遠的風景。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東臨尼羅河,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南至蘇丹,東西四千八百公里,面積七百余平方公里。
阿特拉斯山隔開了撒哈拉沙漠,以北一變而為地中海盎綠、明朗的景觀。自古以來,撒哈拉這個枯寂的大自然,便拒絕人們生存于其中。風鳴沙動,支配著這個壯觀的世界,風的侵蝕,沙粒的堆積,造成了這里極干燥的地表。在這片嚴酷的廣袤地域,綠洲的出現往往是沙漠旅行者最渴望的樂園。隨著沙漠自然生態的不同,沙漠上的居民從事各種農耕或雜糧栽培,更有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沙漠民族的艱辛生活,為這個無生氣的沙漠,點綴了一些熱鬧。
沙漠里的綠洲
突尼斯,一塊在地中海和沙漠的夾縫里生長的綠洲,東北部諸鎮如同一枝枝白蓮,在椰風樹影中綻放。西南部則是大名鼎鼎的撒哈拉,變幻的沙丘、血色的殘陽、神秘的沙漠玫瑰還有記憶中的三毛,交織成了一個夢境。有人說:在穿越撒哈拉以前,沒人能以旅行家自詡。杜茲——突尼斯南部最靠近沙漠的綠洲,被視為撒哈拉的門戶,人們仍保留著祖先飼養單峰駝的習慣,杜茲因此成為騎單峰駝進行撒哈拉遠征的起點,也是四輪驅動吉普在沙漠中沖沙的理想樂園。
在這廣袤的沙漠中,仍然生活著原始面貌的柏柏爾人,為這片沙漠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他們是居住在撒哈拉的土著人,面對沙漠常年的高溫和飛舞的黃沙,辛勤地勞作,祖祖輩輩在沙漠上繁衍生息。在突尼斯南部的馬特馬他山區,是柏柏爾人的聚居地,生活在這里的柏柏爾人至今仍然居住在穴居式的住宅中,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這一地區很像月球的表面,因此受到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青睞,在這里拍攝了很多《星球大戰》廝殺戰斗的場面。
在這個巨大的高原上到處可見有一些凹陷之地,在凹陷地的峭壁上挖出了很多的洞穴,這就是當地土著人所居住的房屋,這些房屋冬暖夏涼。站在地面上放眼望去,只能看見一個坑連著一個坑,根本看不見房屋。
聰明的柏柏爾人居住這種房子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他們之所以選擇這種居住方式主要是與當地的氣候有關,這個地區因受撒哈拉沙漠的影響,終年干旱酷熱。使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柏柏爾人的地下村莊則環境安靜,空氣清新。住在里面涼爽舒服,一年四季都不受氣候的影響。在這些峭壁上挖出的房屋不僅有廚房、餐廳,還有客廳、臥室。這里的房屋有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形成了這一地區特有的建筑景觀。